-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讲稿
《中国古代史》讲稿
巩滨
导言
中国古代史是一门历史学科,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而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又是从事文物研究工作的基础。
针对学员们的要求,本课程将沿袭中国古代史的框架,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为主要内容。鉴于所用教材已选定,命题考试将以教材为准。考核方式为开卷,因此教材十分重要,教师将把重点标示给学员。
所谓“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以及所获得的一切物质成果。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包括: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先进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状况;人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发展变化情况和为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物质文化是以“物”为基本内容的,只有作为人类劳动果实而切切实实存在过的物质,如手工业的产品;各种建筑物;交通工具;服饰、家具、炊具、食具等日常生活用品,才成为它的对象。限于课时,本课程内容将以手工业产品(陶瓷、玉石、青铜器等)和艺术品(绘画、书法、雕塑等)为主。
第一章 先秦物质文化 (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 原始社会物质文化 (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一、陶器 在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陶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陶瓷是满足中国古代人日常生活之需而创造的器皿。与人们生
活的密切联系是其他任何质料的产品所不能相比的。它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最具有中华民族的审美爱好和性格特征。可以说陶瓷艺术是民族气质最浓郁的工艺美术。中国陶瓷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世界各国的陶瓷学家、工艺美家、博物馆学家、考古学家、硅酸盐科学家、收藏家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中国人发明瓷器是对人类的生活、文明进步的一大贡献。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是在人类开始过定居生活以后。陶器的使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不仅有了饮水的容器,也有了制作熟食的炊具,可以经常食用用火烧水煮熟的食物,从而使人类的体质更强壮,同时也使人类的定居??活更稳定。
陶器的制作大致要经过陶土的选择和加工、制坯、晾干、修饰、焙烧等几个主要工序。
陶土一般要选择含有比较适中的铁和氧化钙,并有较大可塑性的红土、沉积土、黑土和其它粘土。这些陶土因产地不同,所含矿物质成分也不同,因此,烧成后的陶器颜色也有许多差异,如仰韶文化的陶器呈红色,而马家窑陶器则呈橙红色或橙黄色。
陶土选好后要进行分别加工,成为不同质地的坯泥。有些陶土加水拌和后经过淘澄的过程,使所得坯泥更细腻,用它制造的陶器,细密而有光泽,称为细泥陶,如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有的陶土内则要加入羼和料,如砂粒、稻壳、陶碎末或蚌壳、滑石粉等,主要目的是为提高陶器耐热,耐高温的性能,使陶器在被火烧时不致爆裂,同时也有保温作用。其中加砂粒的称为夹砂陶,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普遍使用的一种陶器,多被用作炊具,如鼎、鬲、釜、鬹等。加入稻壳的则称作“夹炭陶”,因为稻壳在烧造时炭化为黑色颗粒,它是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陶器的特征。此外,在东北一些新石器一遗址中,陶胎内还常常加入蚌壳碎末,学术界称之为“鱼骨盆”。
陶器的制坯方法经过三阶段:手制陶、慢轮制陶和快轮制陶。
手制陶主要有捏塑法和盘筑法。捏塑是用双手把陶土捏成所需的形状。此法只能制造小型器物,而且器形不规整,厚薄不均匀,表面不平整,并常有指痕。盘筑法是把泥搓成长条或长片,由底部向上层层盘叠,然后将里外抹平,此法是新石器时代早期长期使用的方法。此外,器物的把手、足、咀等则使用模制法,即用模子把足、咀、把手等制好,然后贴到器物上去。
手制陶是把陶坯放在一块托板上,人要围着陶坯转。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发现,如果把陶坯下的托板加以转动,就可省去人随陶坯转的麻烦,于是出现转动托板(即转轮)的慢轮修整。经慢轮修整的陶器不仅器型比盘筑规整得多,制陶速度也明显提高了。
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快轮,即用脚蹬的方法使陶轮迅速旋转。此法不仅加快了制陶速度,而且使双手可以同时提拉陶泥,制出各种形状非常匀称的陶器。轮制陶器的内外都有密集的轮纹。陶器成型后,要用绳子在旋转着的底部把陶器割下来,因此陶器的底部也留有旋转的线割痕迹。
陶坯制成后还要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通常将陶坯放在席和麻片等编织物上,所以在陶器底部便留下许多编织纹。
陶坯晾至半干时还要进行修饰。泥质陶的修饰主要是用砾石或骨器在陶坯的表面轻轻磨压打光,使陶器烧好后表面有光亮。夹砂陶和一部分泥质陶
的表面则要拍印、压印、或刻划出各种纹饰,如绳纹、蓝纹、篦点纹、方格纹、划纹、锥刺纹等等。也有的在陶器上装饰泥条、泥饼、或把柄部镂刻成孔。
新石器时代晚期所出现的彩陶,通常是在陶坯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