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docx

《弟子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弟子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弟子规》“入则孝” PAGE 80 《弟子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课例教学预案教学思路说明教学内容: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教学对象:6—13岁学生 教学时间:60分钟 教学方法:释意、讲解、故事 课前准备: 教学教程: 组织教学 1、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 2、师生问好 3、调整坐姿 二、导入新课 (1)故事引导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小宝,人长得聪明又可爱,爸爸妈妈宝贝得不得了,要什么给什么,非常的宠爱。有一天,妈妈在他的书包里发现几个漂亮的橡皮擦,好像不是自己买给他的,就问:“这些东西是打哪来的?”小宝低着头,腼腆地说:“同学都在用,我看了好喜欢,就从他们的铅笔盒里拿回来了。”他本来以为妈妈会责备他,可是没有挨批评。过了几??,小宝陆陆续续从学校里带回其他的物品,如铅笔、小刀、水壶、手表、甚至金钱,只要他喜欢,就偷偷地带回家。 随着年纪渐渐增长,小宝的口味也越来越大。从脚踏车到汽车,只要他看上眼的,一律偷回家。直到有一天,小宝因为缺钱用,就带头抢劫银行,结果进了监狱。妈妈着急的四处奔走,却改变不了法律的判决——死刑。 同学们我们想一想小宝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不是偶然?当他第一次偷拿别人东西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不对的,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后面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不会。所以,当我们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你认识不到这么做是不对的,有可能以后会怎样?习以为常。也可能我们第一次是无意的,顺手拿过来玩一玩,但是发现后如果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注意,以后就有可能养成习惯,做出不好的行为,损伤我们的德行。 (2)巴洛特夫的狗实验 想想当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很喜欢,很想要占为己有的时候,是什么心在起作用?贪心。我们的贪心到底会让我们承受怎样的后果呢?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巴洛特夫,曾经用狗做了一项发人深省的实验。他将一条接有高压电的电线触碰小狗的前腿,一下子它就立刻缩腿,同时狂吠不止。这时赏给它一块新鲜美味的肉类吃,狗儿便开心地享受这顿美食。 同样的实验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很多次,巴洛特夫发现当狗儿再次接触到电流震击时,似乎懂得只要忍耐一时的痛苦,就能换来一顿美食享用。慢慢的狗儿不再像刚开始一样,看到那根电线就吓得浑身发抖,或是叫个不停,反而主动凑上前去,甚至把脚伸出来,而且碰到电线后也不会立即跳开。所以没过多久,它就被高压电活活电死了。我们想想狗儿是被什么害死的?是高压电吗?还是它的贪心?仔细想想,狗儿的认知是不是很像许多贪心的人一样?诱惑来了,贪心起来了,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想:反正也没人看见拿一个也没关系吧!然后还东张西望看看没有人,赶快拿起来放在怀里。还会很紧张,心都会跳得很厉害。可能第一次没有被发现,第二次、第三次胆子越来越大,但是能不能保证永远不被发现?不会。当他的行为触犯法律的时候,他就会坐牢,有的人坐了几年牢出来还不知悔改,不懂得去控制自己的贪心,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想去偷,心想即使被发现了也不过就坐几年牢,没什么了不起的。是不是像那只小狗一样,只要忍一忍就会有美味的东西吃。结果偷得一次比一次多,当他的行为对别人已经造成很严重的伤害时,可能就会被判处死刑。所以贪心的背后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同学们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们还会助长自己的贪心,让它任意妄为吗?不会,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古代的母亲都要教导孩子“一瓜一果之弗贪”,一瓜一果都不能贪,“一丝一毫之不苟”,从小绝对不能养成贪小便宜的习惯。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所以《弟子规》教导我们“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三.学习新课。 (一)释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即使是很小的东西,我们也不能私自收藏起来。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把物品私自收藏起来,那就等于小偷一样,被人称作“小偷”好不好听?这些也是有损我们品德的。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蒙羞,让他们感到羞耻,感到伤心。 所以,我们在家中,凡事应该请示父母,经过同意,东西才可拿来使用。尤其在学校或者没有人见到的地方,见到想要的东西,你私自把它占为己有,这也是不对的。 不可以拿人家的东西,长久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因为一个人的贪心很重,到最后很可能想要的东西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偷、去抢。坏习惯不及时改正后面就会铸成大错。所以即使是无心之失,也要警惕。因为“苟私藏,亲心伤”。请问小宝坐牢、判刑谁最难过?自己,父母。“德有伤,贻亲羞”,父母不仅感到羞耻,更加感到伤心难过。 (二)故事引导。 1、同学一窝蜂偷苹果 曾经有位小朋友放学回家后,妈妈看到今天这个小朋友回来的脸色不大一样,就去翻翻他的书包,结果发现里面有几颗苹果。奇怪,怎么会有几颗苹果?马上问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也很紧张,就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后来在妈妈的一再追问下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