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②土地资源的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中国许多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大,居世界各国前列,而且种类多。仅矿产资源就已发现了160多种,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此有什么认识呢?;2、中国各类自然资源人均在世界地位-----不足
(1)中国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2)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总值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二分之一;
(3)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4)中国人均河川年径流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
(5)中国人均森林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一。;3、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事实告诉我们,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是丰富的,但因我国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就很少了,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我国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却在继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势必相应减少。由于利用不当和管理不善,还有很多资源遭到了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对于我国自然资源,我们应该既看到资源总量丰富的一面,又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从而科学地、合理地去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二、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开发
我国地表形态复杂,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的自然环境各异,因而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联系世界地理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前面的地形、气候等知识,并根据如“我国土地利用示图”,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①.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平原土利用以地耕地为。因为:地势低平耕地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交通运输便利;多位于东部季风区光热与水分结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北方降水较少属于半湿润气候多为旱地,南方降水较多属于湿润气候多为水田。
②.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以草原为主,因为我主要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属于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气候,为温带草原和高寒(原)草原自然带。; ③.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森林与草地为主,因为山地地表崎岖坡度大不宜作为耕地;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可适合对热量要求不同的林木和牧草的生长。
④.总结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耕地、草地、林地、沼泽、滩涂、建筑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山地永久积雪冰川、石山)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各种土地类型的比例不尽合理,对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读右图回答我国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多少?难利用的土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多少?;2、土地的分布;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③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北方牧区冬季草地已超载50%,少数地区甚至达100%--150%。例如,宁夏某县按1.3公顷草地养1只羊计算,合理载畜量为34万只,而目前是90万多只,超载严重。超载过牧导致草地产草量下降,草质也在下降。
④我国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有日益减少的趋势,如东北长白山林区,森林覆盖率比建国初期减少了约18%。
⑤农业灌溉不合理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盐渍化)问题,主要是华北和东北平原地区;
⑥城市、工交、农村住房等建筑用地不断占掉大量耕地(良田)。;(2) 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措施
①依照政策法令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现在国家已经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入森林法》等,要求每个公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令,违反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②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在开源方面,全国尚有一些可垦荒地可以辟为耕地,如目前三江平原正在开垦建设中。全国还有很多宜林的荒地、荒山,可以植树造林。现在我国人工林的面积居世界之首。植树造林,这是号子孙孙都不应间断的工作。在节流方面,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在农村建设新村时,可将居民住宅移到荒坡,或是平房改建楼房。这样就能腾出不少耕地。; ③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如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培育优良牧草,改变靠天养畜的落后经营方式,提高畜产品质量。在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营造了护田林、防风林、水源林等多种防护林。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北”防护林,地跨东北、华北、西北,规模巨大。在这条防护林的保护下,风沙等自然灾害明显减轻,农牧业也普遍增产。
2000年3月国家正式启动“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率先在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的174个县进行试点,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