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黄浦区高三语文期末统考试题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6分)
(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2)而三百年后,苏轼(公元1037-1101年)作了《水调歌头》,他写道: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4)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和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5)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6)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7)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8)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9)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10)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1、第(5)段中“反响”的意思是(2分)
2、作者在文章中列举李白、苏轼的诗词,还举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其主要的目的是(3分)
3、科学家的劳动和艺术家的“创造”其共同点是(2分)
4、第8段说明的主要问题是(3分 ) ( )
A、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变化
B、科学原理的普遍性
C、科学发现的重要性
D、20世纪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5、“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3分)
6、根据课文内容,简要说明科学、艺术、智慧、情感的相互关系(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1分)
流泪的滕王阁
(1)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2)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3)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4)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株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宝山区2010_201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
- 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2012年中考物理2模试题上教版.doc
- 上海市宝山区小学5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doc
- 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2模英语试题.doc
- 上海市小学2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1.doc
- 上海市实验学校第1学期中三语文期末考试.doc
- 上海市小学2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2.doc
- 上海市宝山区2014年中考英语1模(即期末)试题.doc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13届高3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卷(解析版)华东师大版.doc
- 上海市尚德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 DB51_T 2405-2017 圈养大熊猫野化训练规程.docx
- DB5115∕T 48-2020 漆树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43T 888-2014 饲料添加剂 甘氨酸锌.docx
- DB5120∕T 2-2020 地理标志产品 周礼粉条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51_T 2398-2017 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 DB5107_T 92-2021 豇豆避雨制种技术规范.docx
- DB5107_T 95-2021 阳荷种植技术规范.docx
- DB51_T 2401-2017 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docx
- DB5105∕T 39-2020 地理标志产品 泸州酒(酱香型)工艺技术规范.docx
- DB51∕T 2770-2021 中学地理教室建设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