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文言实词词义推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 【文言文专题复习】 11月3—4日 【专题一】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 【复习目标】 1、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 2、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复习时数】2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 2. “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你能推断出“殛”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二、想想看: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籴”dí、“粜”tiào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归家一觐父母? ?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一)字形分析法?: 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 (1)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例句: ①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 ﹙绡:丝织品﹚? ②自缢于庭树?? 《孔雀东南飞》 ﹙缢:上吊,吊死﹚?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缒:用绳子往下吊) (2)用“王(玉)”作偏旁的字与美玉珍宝有关 例句: ①何故怀瑾握瑜 《屈原列传》?﹙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 ②被明月兮佩宝璐 《涉江》? ﹙璐:美玉﹚? ③白璧无瑕 瑕不掩瑜 ? (瑕:玉上的斑点) 其它的还有: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犭、?鸟、虫”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彳(行)”与人的行为有关 禾——五谷 皿——器具 自——鼻子 页——脑袋 求——毛皮 隹(zhuī)——鸟雀 歹——死亡 月——肉 试试看: 1、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句子: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背相望。 “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是这个字的本意是饥饿,因为它的形旁是食字旁。当然这里也可以根据其它方法来帮助推断。 译文: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有牧人御众之才 (统治、治理) ②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烤肉) ③抚军亦厚赉成名 (奖赏) ? (注:晋文公的时候,炊事官上的烤肉上有毛发缠绕在上面。文公叫炊事官来训斥道:“你想让寡人噎着吗?为什么在烤肉上绕着毛发?”管家不断磕头下拜请罪道:“我有三条致死的罪:拿磨刀石磨刀,磨得比干将(的剑)还锋利,切断肉而毛不断,这是我的第一条罪;拿木棍穿肉块却看不见毛发,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用炽烈的炉子,炭火都是通红的,肉烤熟了但是毛发却不会被烧掉,这是我的第三条罪。这堂屋下是不是暗藏着嫉恨我的人吧?”文公说“对啊!”于是召集堂下的所有人责问,真的(找到了),于是训斥了他一顿。) (二)通假推断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通假是文言文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 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 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取”,会意字,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引申为“拿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 试试看: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倍”通“背”:违背? 2.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蚤”通“早”:早一些,早一点 3.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4.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顾”通“雇”:雇佣? 5.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趣”通“促”,催促 (三)结构观察法:? 例句: 1、追亡逐北? (败逃者,逃亡的人)?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劳)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安逸享受)? 4、攘除奸凶?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