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归生活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
回归生活: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
2002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项目---小学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两课)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依据新标准编写的教材也于2002年9月进入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课程标准的设计是以儿童四个方面的生活: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则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标准是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六大主题,也即是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两门课程均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均为综合课程,体现了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定位。
一、儿童生活是课程的基础---重视生活对于儿童的意义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童年是个体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其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与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与发展价值。生活于人之重要,哲学家胡塞尔有深刻的见解:生活世界是一个根本问题,具有中心的意义。现代社会面临着人生本质与具体生活发生分裂的巨大危机,人生的意义成为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他把人生的意义定位在生活世界中,主张人要重返生活世界。因为,生活世界是日常的、可知觉的、给予的世界,处于人的背后,而不是人所面对,因而它没有有意识地纳入到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它却是人生的支持力量,是人生之源。对个体而言,所谓回归生活,实际上就是向人本身的回归。而生活于教育之重要则更不待言,因为教育在本质上是生活的,是人的生活。关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有精辟的论述: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把陌生于人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人的生活世界,建构起人与世界的活泼生动、富于意义的联系,改善人的生活品质,丰富生活和人生。因此,只有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与儿童本身的联系,才可能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以儿童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生活逻辑,这与通常学科课程建构的逻辑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学科课程都试图建构一种科学的体系,其课程的逻辑基本是从概念出发,是以概念和范畴来建构体系的,这种体系是严密的、系统的。但是在追求工具理性的时候,却往往与儿童的生活相脱离,许多内容儿童在生活中感受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课程不能满足儿童作为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难以使儿童将他们在课程中的学习和他们的实际生活世界之间建立意义的联系,很容易使儿童真正的生活被蒸发掉,导致一种无意义的学习,使学习者产生厌倦甚至对立。诚然,一般情形下,人们的生活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常的、琐碎的、甚至是比较世俗的,既使是儿童的生活也并不总阳光灿烂,了无烦恼的。但是这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对儿童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却存在于其中;它虽不及经过抽象、归纳和整理以后的知识那么有条理和系统,但在对其的体验中,儿童却能探寻、感悟到生活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即使是学科课程也在反思传统建构中脱离学生实际,脱离时代、脱离社会发展的问题,努力寻求课程学习对学生自身有意义的建构方式,关心隐蔽于各种理性知识及科学方法论的最深处的基础,即意义;那么,对于具有社会人文学科属性的两课来说,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进行意义建构,选择对儿童生活有价值,对其未来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就是必然而且是必须的了。
二、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道德存在于儿童全部生活之中两课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为目标,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而如何学习做人,却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惑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两课的建构之所以强调回归生活,既有对生活于教育之重要性的思考,也有对既往教育课程存在问题的反思。客观地讲,社会、学校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教育也是有成果的。但是,也应当承认品德教育存在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30年中国六氟磷酸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防护工程之三维网植被护坡(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VIP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中铁一成本[2015]623号).doc
- 机械打眼开炸石方(附施工图解、造价编制).pdf VIP
- 路基土石方(借土填方)(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VIP
- 2023扬州龙川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交通安全设施之交通标志(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VIP
- 路基土石方之填挖交界(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VIP
- 2纵横造价实战--抛石挤淤附施工图解、工艺、造价编制.pdf
- 2024《我的阿勒泰》作品简介PPT课件(精品).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