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河口区氮循环过程及影响机制研究.doc

典型河口区氮循环过程及影响机制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型河口区氮循环过程及影响机制研究

典型河口区氮循环过程和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河口区受到海陆交互作用影响,是各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对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氮是组成生物有机体的主要元素。目前由于大量人为输入的氮素在许多河口海岸带已经产生了诸如赤潮爆发、底层水溶氧锐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重大环境问题。本研究选择在全球河口海岸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密西西比河口和长江河口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测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定量研究了典型河口沉积物-水界面、上覆水柱以及沉积物-气界面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试图阐明河口区不同介质界面氮循环的主要过程和影响因素,探讨氮氧耦合动力学在河口缺氧带形成机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以经典的同位素稀释法为理论基础,结合连续流培养模拟和HPLC检测技术,拓展出一种新的沉积物-水界面NH4+-N总循环通量的研究方法,并引入了可描述沉积物氮限制程度的SAD这一概念,丰富了沉积物-水界面NH4+-N循环通量研究。密西西比河口区缺氧站位的NH4+-N总再生通量(REG)与潜在吸收通量(Upot)均高于常氧站位和中间溶氧水平站位,且夏季高于冬季;缺氧季缺氧站点的沉积物潜在NH4+-N需求量(SAD)显著高于常氧站点。各站点缺氧季SAD略高于冬季常氧季对应数据(70μmolm-2h-1)。SAD值反映了沉积物-水界面N限制现象非常显著;常氧站点的NH4+消耗过程可能以硝化过程为主,而缺氧站点的NH4+消耗过程以厌氧过程为主。NO3-的消耗过程以反硝化作用(非耦合)为主而非DNRA。脱N2过程均以非耦合反硝化过程(DDNF)为主(70%),耦合反硝化过程(CDNF)和厌氧氨氧化过程(PANA)的作用十分微弱。缺氧站点的DDNF(?)生脱N2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更高一些,总反硝化(脱氮)过程(PDNF)和DDNF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常、缺氧季差异,均主要以DDNF为主要反硝化过程。总体而言,各站点的CDNF和PANA过程均较弱,且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缺氧站点固氮能力较弱,缺氧季时几乎没有新氮产生而以脱氮为主要过程。相关分析表明NH4+-N实际吸收通量(Uact)与Upot(?)存在一定的互相依存关系。REG、Uact、Upot、SAD都与底层水溶解氧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表明再矿化作用是REG的主要来源而非DNRA,厌氧同化过程是Uact和SAD的主要去向。未观测到各NH4+-N循环通量与叶绿素a有明显的线性相关。NH4+-N和o-PO43-浓度与所有NH4+-N循环通量呈显著正相关,显示了共同的反应底物基础。REG和Uact与NO3--N浓度存在高斯函数相关。沉积物-水界面N2循环通量中只有CDNF与底层水溶解氧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表明密西西比河口沉积物-水界面N2循环通量影响因素十分独特和复杂,尚需进一步分析。氮氧动力学耦合分析表明沉积物-水界面的主要耗氧过程可能是各种氮循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飓风活动强烈的物理扰动削弱了几乎所有的氮循环通量。密西西比河口水柱NH4+-N循环速率具有明显的深度分异规律,存在表层底层中层的分布规律和距密西西比河口距离成反比的空间分异规律。缺氧季底层水的低溶氧环境对底层水N循环的影响十分明显。所有站点的Upt均高于Reg,体现了水柱中有一定的氮限制可能性。季节性差异较明显,所有站点Upt和Reg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冬、夏(常、缺氧季)季节差异,且表层水的季节变异大于中、底层水体。NH4+-N再生和吸收周期也存在底层中层表层的深度分异规律,表层水柱的氮同化周期非常短暂,而再矿化周期普遍高于同化周期的现象也暗示了水柱中可能存在氮限制现象。缺氧站点同化和再矿化周期表现为夏季低于冬季,缺氧站点的循环周期高于常氧站点。夏季水柱体现出了DON再生周期长于NH4+-N的循环周期的“氮饥饿”现象。相关分析表明Upt和Reg循环速率都受河口陆源淡水控制,Upt明显受到温度的控制。表层水的NH4+-N的Upt和Reg速率都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只有底层水的NH4+-N循环速率与水体溶解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显示了缺氧季底层水的极端低溶氧对底层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产生了明显的胁迫。光照模拟实验表明表层水对NH4+-N的利用方式以光合作用为主导的自养同化为主,缺氧站位的表层海水NH4+-N的吸收过程相对于常氧站位有更多的异养微生物以及更多的硝化作用微生物参与。夏季中、底层水Reg的变化趋势和氨肽酶消耗率(AMP)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表明水柱NH4+-N的再生过程与微生物对ON的水解能力密切相关。“底层锁”效应致使水柱NH4+-N循环速率远低于沉积物-水界面的NH4+-N循环速率,沉积物-水界面NH4+-N循环过程对缺氧带形成影响大于水柱NH4+-N循环过程,常氧环境水柱硝化过程依然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