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师德师风演讲稿[教师礼赞].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其清韵犹如寒梅,淡远可比秋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迎骄阳而不惧。教师,似静立于喧嚣人海中的朵朵清莲,神清骨秀,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师心如莲,不媚于世,不慕荣华,不逐红尘。站三尺讲台,守一方净土。师心如莲,宁静豁达,志存高远,清逸脱俗。育桃李满园,呈一片丹心。师心如莲,德声远播,栉风沐雨,矢志不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只问耕耘,不问浮名。师心如莲,不浮不燥,不卑不亢,独善其身。于繁华的都市,于寂寞的村落,于幽静的角落,浅笑独舞,清芬悠远,馨香淡淡,宁神洗心。 岁月静好,心素如简。师心如莲,心境旷远而清净。传道授业,千古为师,师之所在,道之所在。身为教师的我们矗立在知识的神坛上,师德就是笼罩在我们身上的光环,照亮了千千万万名学子前进的路途。当我们立足于三尺讲台,面对台下一双双专注而信赖的眼睛,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当每周一走进校园的那一刻,面对身旁经过的学生眼中投射过来的饱含尊敬的目光,一种自豪感悄然而起,在所有学生心里,老师是神圣的,而支撑这种神圣意识的就是良好而崇高的师德。 ?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本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和自己两年多来的教学体验,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总体概括为“三情一德”: 曾几何时,人们把所有赞美的语言都献给了老师: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塑造未来的雕塑家、是园丁、是蜡烛、是春蚕。 那么这些工程师的灵魂又当是什么呢 ?????? 那就是----师德。 ??????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人之师的根本,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她是教书育人,是为人师表,是热爱学生,是爱岗敬业……?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发人深省: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有时我总是这样问自己:我教的学生们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 学生应该是幸福的,是老师引导着他们画出了太阳和春天,而老师心中装的只能是春天和太阳,我们很难相信,一个拜金主义者会教给学生高尚和责任,一个极端利己者会教给学生宽容和善良,一个伪科学者会教给学生真理和追求。?????????????????????? ??????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百年大计,莫如树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追根求源,在于教育;千钧重担,系于教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与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诗意而美好。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