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微子质量问题
PAGE 6
浅谈中微子的质量问题
在物质基本组元的大家庭里,中微子属于轻子类,在其家族是个重要且具有特色的成员之一。从对中微子存在的预言存在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时间,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从一无所知到逐渐打开一团团迷雾;对它先从理论上的预测到实验上的一步步的验证或推翻。中微子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研究中微子的基本且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微子研究的早期根据粒子物理学模型,物理学家一直持有中微子质量为零的观点,但是直到九十年代的几个标志性实验后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中微子的质量可能不为零。因此随后对中微子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微子的质量问题也即中微子的振荡实验已经是当今研究中微子及其相关理论模型的热点问题。中微子静止质量是否为零的研究,已不单单是粒子物理学上的重要课题,更是宇宙学、天体物理学等学科发展的最基本问题,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科学意义。
1. 中微子的发现及中微子质量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初物理界遇到一个难解之迷,即:衰变之迷。20年代末物理学家在观测衰变时,发现中子衰变为质子和电子,但质子和电子的总能量和动量并不等于反应前的中子的能量和动量,而且中子、质子和电子均是自旋为1/2的费米子,如果末态只有质子和电子,总角动量的守恒一定会破坏,而这是所不能允许的。于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W.Pauli)于1930年假定在衰变中有一个质量接近于零的中性费米子伴随产生,费米将它定名为中微子。因此根据这个假定衰变的反应式应为:
中微子的英文neutrino就是英文中性(neutra1)与意大利文中“小”的字尾ino拼成的。正由于泡利提出这种中性的粒子的可能存在,上述的各种问题均得到满意的解释。3年后,费米(E.Fermi)根据泡利的中微子假设,于1933年提出了四分量衰变理论。该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谱形和半衰期等问题,而且还发现了除已知的引力和电
力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力—弱相互作用力。
中微子的存在在理论上是非常确定的。但是,由于中微子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需要强有力的探测器才能检测到它们的存在。因此,关于中微子的存在则是在中微子预测后的26年后才相继得到实验上的验证。其实在1941年,我国的王淦昌先生就已建议用原子核的K轨道电子俘获测量原子核的反冲能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后来阿伦(J.S.Allen)根据王淦昌先生的建议用实验间接证实了电子中微子的存在。但由于中微子的反应截面非常小(在低能时约为量级),所以中微子存在的直接实验证据直到1956年才由柯温(C.L.Cowan)和莱茵斯(F.Reines)获得,他们利用反应堆反应产物的β衰变产生的反中微子,观测到了反中微子诱发的反应,从而证实了反中微子的存在。1962年莱德曼(L.Lederman)等人在美国布鲁海文实验室的33GeV加速器上证实了μ子中微子和电子中微子是两种不同的中微子。1975年,一批物理学家在美国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轻子,佩尔(M.L.Perd)等人认为存在子中微子。但直到2000年8月才被实验所证实。随后的这几十年里对中微子的存在则是做了更多实验上的验证,而且对中微子问题则是做了更多深层次上的研究。
早期对中微子的研究主要重点是在通过实验验证其存在的假设,对于它的一些性质则根本无法测量,如质量问题,而只能通过理论预测。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在分析了之谜的实验事实后,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接着吴健雄在世界上首先用实验证实衰变中宇称不守恒。随即李政道、杨振宁和朗道(L.Landau)及萨拉姆(A.Salam)各自独立提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论。该理论量是根据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和假定中微子质量为零,得出在原子核的衰变中放出的中微子没有确定的内禀宇称,而有一定的螺旋性。于是描写自旋为1/2的费米子的相对论狄拉克方程的波函数由四分量变成二分量,即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左旋的中微子和右旋的反中微子,不存在左旋的反中微子和右旋的中微子。“中微子是左旋的”这一假设是以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为前提的,因此这套中微子理论的正确性则是建立在中微子的质量为零的基础上,那么这个前提是否是正确的呢?实验会告诉我们……
1994年粒子物理研究发现丁两个重大事件。一个是1994年上半年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质子—反质子对撞机上的CDF实验。首次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质量。另一个则是1994年日本神冈的地下实验观测到反常宇宙线现象(即大气中微子短缺,探测到的中微子通量仅为理论上的一半)。一些物理学家认为,对该现象的最可能解释是:预期的部分中微子在运动过程中转变为探测器探测不到的中微子,即大气中微子发生了中微子振荡,中微子可能具有静质量。但是由于人们长期受到粒子物理中“标准模型”的制约,大多数学者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大纲.doc
-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题量分值和其考点要求.doc
-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doc
- 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和专业实务思考题和答案页码2012515..doc
- 注册采购师考试大纲.doc
- 注塑件及橡胶件外观检验标准(doc).doc
- 注塑件及橡胶件外观检验标准.doc
- 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心得[给排水].docx
- 注塑件外观检验细则.doc
- 注塑模毕业的设计开题汇报.doc
- 航空业2025年智能化服务在航空维修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中的应用报告[001].docx
- 航空业2025年智能化服务市场细分领域市场细分领域跨行业合作模式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理论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版仓库使用合同范本.docx
- 2025版仓储配送中心承包运营合同模板.docx
- 航空业2025年智能化服务智能航空服务创新与商业模式报告.docx
- 航空业2025年智能化服务提升策略与航空器起降效率[001].docx
- 2025版仓储运输设备租赁购销合同.docx
- 生态修复工程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管理创新2025年研究报告.docx
- 2025版仓储运输节能减排购销合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