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四道高考题答-案的斟酌,浅谈诗歌鉴赏的一些问题..doc

就四道高考题答-案的斟酌,浅谈诗歌鉴赏的一些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就四道高考题答-案的斟酌,浅谈诗歌鉴赏的一些问题.

就四道高考题答案的斟酌,浅谈诗歌鉴赏的一些问题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冯义成 摘要:词语、情节、手法、情感,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面。本文就四道古诗词鉴赏高考题答案的值得斟酌之处,从赏析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情节、把握诗歌的手法、情感等四个方面,浅谈诗歌鉴赏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古诗词鉴赏,是包含认知理解、感受体悟、分析综合等在内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难点和重点。笔者结合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揣摩以及教学实践,就四道古诗词鉴赏高考题答案的值得斟酌之处,谈谈赏析语言、情节、手法和情感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赏析诗歌的语言,需要有咬文嚼字的意识。 2008年全国卷一考查的诗歌是: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②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其第一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案给出了“拳”和“退”两个字。关于“退”字用得传神,答案说: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一理解值得商榷。鸿“退”着飞,不好理解。其实,这不是直接描写鸿飞的状态,而是从诗人的感觉间接描写的。诗人长时间瞩目飞鸿,就产生出一种错觉:以自己为参照,飞鸿越“退”越远。“退”字物我交融,传神地表现出作者因飞鸿而生遐想的状态,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从而为下文写“最羡钓竿客”做铺垫。黄州濒临大江,赤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传说此处为三国时周瑜打败曹操的古战场,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而诗人驻足于这一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这也是人之常情。 咬文嚼字是理解古代诗歌的重要方法。古人炼字,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说法。关键处用好一个字,往往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读诗,就必须咬文嚼字,最充分地品味其中的内涵。而咬文嚼字,不仅要揣摩词语的内涵,也要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炼字”类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去体会领悟其中妙处,在细细品味中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 2004年浙江卷考查的诗歌是: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其第一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有徒劳的意思,这很少有学生能品味出来。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的心情。“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远行之人未归来,所以要等,明知空等还要等,日日空等,等而不归,鸟归人不归,更徒增愁绪,这一“空”字,则将“思妇徒劳苦等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之情凸显无疑。 二、理解诗歌的情节,需要设身处地地思考。 2009年山东卷考查的诗歌是: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其第二问: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答案说: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 “精神振奋”不合常理,值得商榷。旅人孤独之时,忽见岸边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至于这位红袖女子遥望的原因,或许是闲暇远眺,或许是等待归人,我们并不清楚。但“红袖凭江楼”这一形象,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红袖凭楼,大概是等待家人的回归。诗人见此情景,自然也联想到自己的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如此,恐怕情绪只会更加忧伤。 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营造来传达思想感情,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去学会捕捉意象,有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如可设计这样的问题:主要写了哪些意象?根据这些意象你能不能想象出一幅画面?你站在这幅画中可能会有哪些心理活动?通过联想和想象,跨越时空,尽可能地还原诗歌中隐去的情节。这就是设身处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广阔的艺术空间。 1999年全国卷曾考查过下面的诗歌: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前二句简笔勾勒“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句尾以“丽”、“香”突出强烈的感官;后二句工笔细描,一动一静,燕子翩飞,鸳鸯慵睡,泥融、沙暖自是无需触摸的想象,优美而和谐,春不醉人人自醉,如学生能大致想象出这样一幅沐浴在和煦的春光中的场景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