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一册单元分析
苏教版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教材重难点分析
在整册书中的地位
整册书七个单元,从选文的思想与人文内容上看,各有所侧重,第一单元四篇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二首》,表现的是“人与国家”这个主题;第二单元四篇课文——《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其主题是“人与他人”,以“爱”为贯穿的线索;第三单元三篇课文——《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体现的是“人与自我”,暗含“人的成长、发展”这个中心;第四单元三篇课文——《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反映的是“人与文化”这个主题,以“民俗”为其联系;第五单元三篇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麋鹿》其贯穿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包括自然给人的启示、带给人的美感、人对自然的态度;第六单元四篇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都是围绕人物来写,其暗含的是主题是“人与功业”,其中还暗含着“人在社会中的定位”这一思想;第七单元四篇课文——《古诗两首》、《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其体现的主题是“人与知识”。以上七个单元的七个主题,概括起来其实就是解决“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维度的问题,这是每一个现代公民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也体现了2013年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二、文本表达方式的同与不同
四篇课文都通过具体的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动作、神态表情等细节塑造出了立体丰满、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演绎了“爱”的多重内涵;同时,四篇课文中也都采用了环境描写以交代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负荆请罪》中中括号里对舞台场景的交代;《最后的姿势》中“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船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爱之链》中,“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 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等。《最后的姿势》和《船长》除了细节描写和环境衬托之外,还有对人物的直接评论,叙述中有议论;《负荆请罪》和《爱之链》主要靠人物的言行和情节本身来表现主题。
四篇课文在表现形式与表达方法上也各有特点:《负荆请罪》是剧本,《最后的姿势》近似人物报道,《船长》、《爱之链》更像一部小小说, 以情节的紧张、感人见长。《最后的姿势》中除了对谭老师的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学生和其他老师的语言衬托谭老师的形象;《船长》中更多的是采用不同形式的简短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形象,这种表达形式和课文中紧张、急迫的场面非常吻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予以关注;《爱之链》的结尾出人意料,很有特点,含蓄中有巧合,巧合中有启迪:老妇人帮助的女店主竟然是乔依的妻子。这样的结尾虽然令人感到意外,却给人温暖,???人欣慰,这不仅是巧合,也是作者的独运匠心,精心布局。这样的布局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只要追寻乔依播散爱心的历程,就会发现这样的结尾不仅是巧合,更是启迪——爱会创造奇迹,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话:“好心你有好报”。
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如下: 1.教学时,要有整单元的全局观,既要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四篇课文表现在人物与主题的共同之处,也要注意揣摩每一篇课文的与众不同之点; 2.教学中,以文本的表达方式为纲,以课文具体内容为目,纲举目张;不宜脱离具体的文本谈表达形式; 3.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应用到第二篇大作文中去,如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环境烘托等;在大作文之外,亦可布置一两篇小作文,强化训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