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的壁垒化研究_尤传斌.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用证的壁垒化研究_尤传斌

自信用证支付方式被西方发达国家创设以来, 其银行信用的特点相对于其他国际贸易支付方式 的优越性体现出来,曾经成为国际货物贸易最主要 的结算方式。但人们仅仅关注于其表面银行信用的 安全性与可靠性等业务操作程序上的技术性问题 和信用证法律问题,而非政策层面的问题。Edward G. Hinkelman (2002)、沈葆桢 (2003)、宋毅 英 (2007)、高法和罗立彬(2008)以及傅龙海(2010)等 学者均从实务操作层面研究与分析信用证的业务 要领与技巧,分别肯定或强调信用证对贸易的促进 意义。金赛波和李健(2004)、李金泽(2004)以及徐 冬根(2005)等学者基于信用证业务研究和分析了 信用证相关法律层面的问题,比如银行的相对独 立地位、单证相符的相关认定原则和审单行为的 独立性原则等,具有法律建议、风险规避和技术指 导的价值。对于信用证是否能与政策层面的贸易 壁垒牵扯上关系,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文献,因为 学术界的传统观点一直把信用证看作一种支付方 式的实务技术或法律问题,不属于政策层面的壁垒 问题。 但在国际交易实践中,信用证支付方式并未因 其银行信用而备受亲睐,它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 交易中的使用频率反而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1]。出现 这种情况的背后原因尽管很多,但该支付方式本身 所隐含的贸易壁垒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2]。 一、贸易壁垒的内涵、作用机制及实施 途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其国别贸易评 估报告中认为贸易壁垒是以保护国内产品免受外 国竞争或人为促进国内特定产品出口为目的的政 府法律法规、政策或做法;欧盟采用“贸易障碍”这 个名称,是指由第三国采取或维持的国际贸易规则 明文禁止的或对他国造成负面影响从而该规则赋 予受害国采取相应行动权利的任何贸易做法。中国 商务部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中对贸易壁垒 的认定情形作了外延性的法律规定。这些对贸易壁 垒的界定都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进行的。学术界对贸 易壁垒的界定更为全面,美国学者 Carter(1957)认 为狭义的贸易壁垒指政府实施的壁垒;而广义的壁 垒还包括非政府行为以及其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表现为“阻止、妨碍、延缓货物(服务)商品在国家之 间自由流动”,强调这些行为既针对进口也针对出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 34 卷 第 4 期 2013 年 8 月 Vol.34, No.4 Aug. 2013 文章编号:2095-3046(2013)04-0052-05 信用证的壁垒化研究 尤传斌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摘 要:信用证以其银行信用曾在国际贸易中享有优于其他支付方式的较高地位,但人们对其蕴 含的贸易壁垒认识不足。其开证条款不仅直接反映了交易国家的官方贸易壁垒对单据的要求,而 且,由于基础合同与信用证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开证申请人在开证条款中有意或无意设置的不符 条款或软条款也往往成为卖方履约的障碍。这些要求和障碍集中体现于商业银行的审单环节。银 行审单行为与贸易壁垒的紧密关联性使得信用证作为一种民间贸易壁垒的途径和趋势凸现出 来,其实质是官方壁垒民间化的一种形式,其作用机制通过 UCP 及其对应的国际银行业审单标 准得到实现。 关键词:信用证条款;审单标准;民间壁垒 中图分类号: F741.1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13-02-07 作者简介:尤传斌(1972- ),男,讲师,主要从事贸易经济方面的研究,E-mail:youchuanbin@163.com. DOI:10.13265/ki.jxlgdxxb.2013.04.012 口的商品流动[3]。国内学者王世春、陈文敬(2002)、杨 小力(2006)对贸易壁垒也作出了类似的定义,但重 点强调对进口商品流动的影响。因而从实施主体来 看,贸易壁垒可分为官方壁垒和非官方的民间壁垒。 “合规性”是官方贸易壁垒在 WTO 框架下的 主要特征,它以维护公平贸易、保护环境、保护人类 及动植物健康为依据而公开实施,包括反补贴、反 倾销、保障措施、环境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等[4],带 有浓厚的官方强制色彩。魏清华(2009)、王新哲与 李旦(2010)指出民间壁垒是非政府机构或组织或 个人发起的、阻碍外国企业或产品进入的行为的总 和。因此,民间壁垒往往借助商业主体或自然人的 有意或无意的阻碍行为而得以实施,其作用结果主 要表现为增加交易成本和提高商品进入市场的资 格条件等形式。其实施行为从不同当事人的法律角 度来看既具有合理性也具有不合理性,因而民间壁 垒具有双重性、隐蔽性、非政府强制性和争议性等 特征[5]。其实施强度往往伴随官方对外贸易政策调 整、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