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隐李穑儒学思想的渊源与特点.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牧隐李穑儒学思想的渊源与特点

牧隐李穑儒学思想的渊源与特点 张学智 提 要:牧隐的父亲稼亭在元朝留学和为官时交往的中国士人中,颇多金华学派和与金 华学派有关的学者。金华学派理与文章之学相结合和不以讲学语录为著作形式等特点通过稼 亭传给牧隐,奠定了他一生基本学术方向。牧隐的性理学思想,以气为基本,以性天为中坚, 以修养功夫为归宿,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切事物的构成因素,是道的实体。牧隐 论气,常将宇宙间自然之气引申为孟子所谓浩然之气,赋予气以伦理意味。在人格类型上, 牧隐向往周敦颐的修养境界,以儒隐自命,喜周敦颐“静寂”之说,牧隐的最后指向是华严 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体用如一,舒卷自如,各正性命,自然天成”的境界。此境界儒 释道不分,有很强的三教合一的意味。 关键词:牧隐 嫁亭 金花学派 性理学 静寂 牧隐李穑(1328—1396)是朝鲜高丽末期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十四岁即考中本国 成均馆试之诗科。年二十一,随父至元,以朝官之子补国子监生员,在监读书三年,“得受 中国渊源之学,切磨涵渍,益大以进。尤邃于于性理之书。” ① 年二十六,考中元征东行中 书省乡试,次年中会试,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学行深得名儒杜秉彝、欧阳玄 等的赞赏。归国后即受显职,曾长期担任成均大司成,荐拔儒士多人。科举创用元朝《易》、 《书》通考之法,对朝鲜此后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学术思想,以性理之学为骨干, 以文章之学为筋肉,天道性命之理表显于文章之学中。一生承制作之命,掌国家文翰之事, 所作表笺诰敕之类甚多,文章无出其右者。史称其“博览群书,尤深于理学。凡为文章,操 笔即书,如风行水流,略无凝滞。而辞义精到,格律高古,浩浩滔滔,如江河注海。”② 对 朝鲜性理学的发展及其后的学风、文风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稼亭、牧隐与金华之学的关系 牧隐的学问,受他的父亲李榖影响很大。李榖(1298—1351,字中父,号稼亭)元至 顺三年(1332)中征东行省乡试第一名,次年中元朝进士,授国史院检阅官,与元朝著名文 士相游处,诗文风格受中国学者影响甚大。元统二年,李榖奉元顺帝勉励学校诏书出使本国, 元诸文士多有序、诗相送。仅就今《稼亭集》所载,就有陈旅、欧阳玄等三十余人。 宋末元初的儒学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为理学,一为文学。这两个方面金华学者③ 皆有所传。其中理学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柳贯、 黄溍、吴师道、吴莱、戴良等。黄百家曾说:“北山一派,鲁斋、仁山、白云既纯然得朱子 之学髓,而柳道传、吴正传以逮戴叔能、宋潜溪一辈,又得朱子之文澜,蔚乎盛哉!是数紫 阳之嫡子,端在金华也。”④这里“学髓”指朱子学的中坚—理学,“文澜”指朱子学的文章 辞藻方面。两个方面融合为一,是金华学者的特点。以上所述之金华学者,虽在理学、文学 上各有偏重,但皆将经史、理学、文章之学熔为一炉。全祖望在《宋文宪公画像记》中追述 张学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00871 ① 权进:《朝鲜牧隐先生李文靖公行状》,载牧隐研究会编:《牧隐集》第 217 页。 ② 权进:《朝鲜牧隐先生李文靖公行状》,《牧隐集》第 220 页。 ③《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黄宗羲原稿为《金华学案》。 ④ 黄宗羲:《宋元学案·北山四先生学案》附,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2727 页。 1 金华之学的发展阶段说:“宋文宪公之学,受之其乡黄文献公(溍)、柳文肃公(贯)、渊颖 先生吴莱、凝熙先生闻人梦吉。四子之学,并出于北山、鲁斋、仁山、白云之递传,上溯勉 斋(黄干),以为徽公(朱熹)世嫡。吾尝谓婺中之学,至白云而所求于道者疑若稍浅,观 其所著,渐渐流于章句训诂,未有深造自得之语,视仁山远逊之。婺中学统之一变也。义乌 诸公师之,遂成文章之士。则再变也。至公而渐流于佞佛者流,则三变也。……虽然,吾读 文献、文肃、渊颖及公之文,爱其纯雅不佻,粹然有儒者气象,此则究其所得与经苑之坠言, 不可诬也。词章虽君子之余事,然而心气由之以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