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级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论文.doc
超级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论文
摘要介绍了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提出高产配套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关键词超级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浙优1号(航恢570×中浙a)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3年来该组合在温州市各县作单、连晚稻示范和推广,表现适应性广、长势旺、抗病性强、品质优等特点,但在海拔200m以下栽培易倒伏,总体上深受温州市半山区和平原地区农民的欢迎。近两年来全市累计推广面积达40 760hm2,产量7 680kg/hm2。其中2008年单晚种植面积19 660hm2,连晚种植面积2 133 hm2;2009年单晚种植面积16 093hm2,连晚种植面积2 873 hm2,是温州市主推品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
中浙优1号属于感温型,随着海拔升高(200~600m特别明显)植株明显矮壮,穗长缩短,株型紧凑,长势旺,叶色深绿,剑叶挺,微内凹,分蘖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青秆黄熟。全生育期125~144d,株高116cm,穗长25cm,单晚栽培平均每穗总粒数183.0粒,实粒数161.8粒,结实率88.4%;连晚栽培平均每穗总粒数150粒,实粒数138粒,结实率90.2%,千粒重27.1g。.
1.2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稻区试,平均产量8.03t/hm2,比汕优63增产10.7%; 2003年在永嘉县瓯北镇芦田村作单晚试验,产量8.45t/hm2(区试产量第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在平阳县腾蛟镇联元村作连晚试验,产量8.69t/hm2(区试产量第1),比对照汕优63增产8.7%;乐清市石帆镇山前村姜朝法农户作连晚示范种植6.7hm2,平均产量8.26 t/hm2,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9.8%。2004年乐清市柳市镇创新农场示范13.3hm2,平均产量7.55t/hm2,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2.8%[1];2005年11月13日,经温州市农业局和乐清市科技局等专家领导在乐清市七里港镇曹田后村胡志新示范方40.1hm2进行了实地实产验收,平均产量8.46t/hm2,最高产量9.46t/hm2,平均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5.8%。
1.3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中浙??1号糙米率81.3%,精米率73.5%,整精米率47.3%,粒长6.9mm,长宽比为3.1,垩白粒率14%,垩白度2.4%,透明度1级,碱消值5.7级,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13.2%,蛋白质10.8%。其中12项指标中有8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2项指标(垩白度、直链淀粉)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2]。
1.4抗性
2002年,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对稻瘟病的抗性平均3.3级,最高为7级;白叶枯病平均4.8级,最高为8级。据2004~2005年示范种植田间调查,没有发现叶瘟和穗瘟,2005年遭受5次台风袭击,白叶枯病发生较轻。2年多点试验均表现出明显的田间抗性。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该组合播种至抽穗即播始历期(约96d)较稳定,适时播种至关重要,在温州市作连晚栽培生育期较长,所以采取早播早栽进一步提高产量。温州市山区作单季晚稻栽培于5月上旬播种,半山区作单季晚稻栽培于5月中旬播种,平原地区于6月10日前播种为宜,平原地区作连晚稻栽培于6月18~20日播种为宜。播种量105kg/hm2,大田用种量9kg/hm2,采用半旱育秧,做到稀播匀播。中浙优1号秧龄弹性较好,秧龄控制在32d左右。
2.2合理密植
中浙优1号产量达9.0t/hm2以上,单晚栽插16.5万丛/hm2,连晚19.5万丛/hm2,插植密度单晚26cm×23cm,连晚26cm×20cm。插秧方式提倡宽行密株,有利通风透光,提高成穗率,能在足穗的基础上发挥大穗优势。主攻目标:单晚有效穗数14~15穗/丛,有效穗数在225万穗/hm2以上;连晚有效穗数13穗/丛左右,有效穗数在240万穗/hm2以上。
2.3科学施肥
秧田增施磷钾肥,用过磷酸钙375kg/hm2,氯化钾150 kg/hm2作基肥,在二叶一心期采用多效唑控苗促蘖,用15%的多效唑1.5kg/hm2对水750kg喷雾[3];看苗施接力肥,施尿素37.5kg/hm2,移栽前4d施尿素75kg/hm2,促进新根发生,以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反渗透系统操作维护技术手册1.pdf VIP
- 智慧物流园区可视化综合管控平台建设方案.pptx VIP
- 4.3 去括号(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DB3502Z 5009-2018-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pdf VIP
- 上海市闵行区202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安全文明施工承诺书.docx VIP
- 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国际人才流动与治理报告——以美国为枢纽的分析2024.docx VIP
-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