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动名称板块运动自主学习活动
PAGE
PAGE 5
活动名称:“板块运动”自主学习活动
上海市七宝中学 柳英华
一、教学内容:
专题5《板块运动》第一课时“板块构造学说”
二、设计思想:
板块构造学说是建立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的。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六大板块的分布和名称;板块运动的动力;板块运动的结果。其中,板块运动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它是板块运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其理论来源于海底扩张学说。
按照教学设计,学生在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学习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再进行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无疑降低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难度,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六大板块的分布和板块运动的结果两个方面。因此,可以使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六大板块的分布和名称、板块运动的形式和结果的基础上,借助学习记录单,让学生勾勒出板块的边界范围,标注重要的地理事物,关注边界类型与地貌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教学重点和基本结论生成出来,以体现课堂学生主体的原则。
三、活动目的:
1、熟悉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和范围;
2、通过对板块边界的描绘,认识部分板块边界和大洲范围之间的差异;
3、借助地图熟悉由板块运动产生的、有代表性的地貌的地理位置;
4、通过相关地貌类型和板块运动之间关系的分析,归纳板块运动产生的结果;
5、学习地图符号的设计方法。
四、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为15分钟。活动步骤为:
1、在学习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根据课本中的《全球板块分布和板块运动示意图》,在学习记录单上的“世界轮廓图”中勾勒板块的边界,在适当的位置标注六大板块的名称;
3、设计不同的线状符号(可以是形状或色彩的差异)表示不同的板块边界类型,并标注在图中恰当的位置上;
4、将若干地理事物标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分析这些地理事物与板块之间的关系;
5、归纳板块运动所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五、活动素材:
阅读课本44页内容,利用下面的世界轮廓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勾画出六大板块的轮廓,在恰当的位置标注六大板块的名称;
2、设计不同的线状符号(可以是形状或色彩的差异)表示不同的板块边界类型(生长界和消亡界),并标注在边界上;
3、分别将: = 1 \* GB3 ①喜马拉雅山脉、 = 2 \* GB3 ②马里亚纳海沟、 = 3 \* GB3 ③东非大裂谷、 = 4 \* GB3 ④落基山脉、 = 5 \* GB3 ⑤红海的数字编号标在图上相应的位置,并观察这些地貌与板块之间的关系;
4、根据图中信息填写下表,归纳板块运动所形成的基本地貌。
地物名称所在的板块位置对应的边界类型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东非大裂谷落基山脉红海
六、学习总结:
板块运动
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板块运动的条件
前提:板块(岩石圈)在软流层上滑动
3、板块运动的结果
动力:地幔物质的对流(海底扩张学说)
消亡界—碰撞
生长界—张裂
陆洋
陆陆
海沟
岛弧
海岸山脉
裂谷
海洋
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日本列岛-琉球群岛
落基山脉
喜马拉雅山
东非大裂谷
红海、大西洋
七、活动反思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阅读书本后完成学习活动的自主学习方式,可以做到更有效的学习。表现在:
1、以往我们很多教师都有一种想法:就是自己把知识讲到了就放心了,认为讲了学生就知道了,学生就掌握了知识。其实不然,讲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听进去,更不一定会运用。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记录单上把学习内容写下来、画下来,形成的记忆比听觉更深刻,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巩固;
2、学生在勾勒板块范围的过程中,认识了板块的分布情况,特别对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勘察加半岛在板块中的特殊位置予以了重视,发现了这些地区在板块划分和大洲划分上的差异,对容易发生的错误起到了提示作用。
3、利用学习记录单开展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生成知识。例如,让学生把喜马拉雅山、红海、东非大裂谷、落基山脉等地理事物标在世界图上,对这些地物所处位置的与板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不同的边界类型会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
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有的同学对地理空间位置不熟悉,因此在标注具体的地物位置时产生了困难,没有其他的参考资料,要完成上述活动就产生实际困难;二是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对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如有不少同学在勾勒板块边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有的把日本划入了太平洋板块,有的则把板块边界描绘成了大洲边界,这时教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学习效率,也起到提醒学生对知识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pptx
- 030904《项目实施进度里程碑确认单》.xlsx VIP
- 治疗篇第六章骨伤科四肢病证推拿讲解.ppt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3《Keep Fit》(Section A 1a-1d).pptx VIP
- 福特嘉年华说明书.pdf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员及使用人员岗位职责.pptx VIP
-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