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ppt

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ppt

1. 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含义。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想一想】 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答: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 O2和O3、白磷和红磷、金刚石和石墨等组成的物质。 2.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吗? 答: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例1】 隐形眼镜越来越受到年青人的喜爱,在使用隐形眼镜时,常用的护理药水中含有过氧化氢(H2O2)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它是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的 C.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每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单质,也能按照一定的化合价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而且种类、种数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化学式不同的化合物和化学式相同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由于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所以110多种元素便组成了种类繁多的物质。;2.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 A. 尿素、赤铁矿石 B.金刚石、水 C.液氧、氯酸 D.汞、碘酒 ;【例2】 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 只考虑组成的是(  ) A. 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1.相互关系下图;2.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化 ①金属 金属+ ②非金属 非金属+ ;③氧化物 能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能跟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 ④酸 酸+ ;⑤碱 碱+ ⑥盐 盐+;4.(2008·广东化学,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资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解析:②中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能源;⑤中盐酸和食醋均为混合物; ⑥中纯碱为盐。 答案:D;【例3】 (2009·全国Ⅱ理综,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 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 ;√ ;分散系;2. 胶体的提纯——渗析 由于胶粒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可用此法将胶体提纯。 3.胶体性质原因 (1)胶粒带有一定电荷 由于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选择性地吸附胶体中的某种离子而带有一定电荷。一般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粒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土壤的胶粒带负电。;(2)胶体均一、稳定 ①主要原因 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种胶体的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②次要原因 胶粒小、质量轻,布朗运动剧烈,能克服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4. 胶体的制备方法 (1)分散法:单个分子达到胶体粒子大小的物质可直接分散到分散剂中形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等。 (2)聚集法:通过化学反应使许多分子或离子聚集成胶体分散质微粒(粒度在1~100 nm之间),从而制得胶体。 如制备Fe(OH)3胶体;7.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 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8.(2009·广东单科,5)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