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析学生“会”而做错现象的本质的论文.doc
透析学生“会”而做错现象的本质的论文
摘要:悟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这说明孩子平时阅读与思考无法同步进行,只不过在考试时表现突出一点而已。有些学生平时根本不愿意多读题目,或者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有时连题目中的问题和条件都分不清,更不用说分析了几步,解题过程的阻碍在哪里。
关键词:认识、思路、结果
我经常听到孩子们这样怨恨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这道题目我明明会做却做错了。不少家长,特别是孩子们一些比较重要的考试后,他们也抱怨自己的孩子把明明会做的题目做错了,认为他们在考试中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事实真是如此吗?既然会,为什么会做错呢?本人从教多年,针对这一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情况如下:
错误一:题目比较简单,可就是做错了。这是缺乏阅读思维,造成思考问题比较肤浅的缘故。阅读思维重在平时训练,“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很难见成效。因此虽然学生考试时认真审题,但思路一时还是难以打开。可事后只要听老师或别人读题目,就能恍然大悟,悟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这说明孩子平时阅读与思考无法同步进行,只不过在考试时表现突出一点而已。有些学生平时根本不愿意多读题目,或者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有时连题目中的问题和条件都分不清,更不用说分析了几步,解题过程的阻碍在哪里。那么考试时出现阅读理解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俗话说:“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至理名言。
错误二:题目错误明显,却难以发现错误。在当时的情况下,孩子多次检查了自己做好的题目,却丝毫不知有错。可是脱离了那时的作业或考试环境,就立即明白了错在哪里。这是思维的先入为主性造成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需要用反向思维来对付它,才能解决问题。换种方法,换种情境,就能解脱自我。因为我们在检查自己做的题目时,往往还是按照先前的思路进行,难免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其实,复查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结果检查法,思路检查法,现实验证法等都行之有效。因此,我们平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立体性、复杂性思维方式。
错误三:认识到位,思路明确,结果出错。嘴上说的是一个数,而笔下写的却是另外一个数。这就是我们平常说是口不应心,在这里就手不应心。这是手脑不能同步。一年级课文中中有这样的诗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学以致用是根本。对于正常人来说:“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学习时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很有必要。可有不少孩子经常哼着(听着)小调写作业,或是手里玩弄着东西思考问题,这都是分散精力的表现。如果问题简单还能应付,但对于复杂性思维的问题则必然陷入被动。
错误四:似曾相识而出错。这是长期依赖思想,造成理解、记忆和应用能力下降的原因。比如:长时间使用计算器,导致计算能力下降。做习题时,经常依赖课本或工具书查阅,对号入座,导致记忆能力下降:长期依赖总结性资料,比如知识集锦,网络资料查询等,导致解题时的力不从心。另外,过分依赖老师讲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不少孩子,在平时的学习过程,贪图省事,一碰到不会的题目,张口就问,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益。其实不然,虽然问老师也能把题目做好了,但对这一类题却失去了思考的机会。因为在集中复习和考试时,应用思维跨度大,各类知识的理解、综合和应用要非常熟悉,否则考试时思维一时难以链接和转向,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单纯的似曾相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五、对做错题目有预感,结果真的做错了。有许多家长和孩子对这一现象不解,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其实没有必要。这主要是考前准备时,孩子突然想到某一学科的某些难题目,急切之间又无解决方法,出现思想上的紧张和混乱。这一方面是心理素质差,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己某一学科弱点比较明显,考试前担心,考时紧张,思维反应失常,甚至于出现思维空白现象,真实的弱项导致胆怯心理产生,从而答题或考试失利。
错误六:考时匆忙下笔,考后突出明白。细想考试时的解题过程和正确答案也就只有一两步差别。“要是我当时这么做就对了!”,许多学生考后不无感慨地说。这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够造成的。考试时,由于时间、环境、心理等因素,各种知识和技能难以灵活运用;考试后,压力骤减,思维活跃,从而顺利地解答。这还是因为有了考试时的思维铺垫,考后进行思维延续,思维链接,才翻然省悟,所以并不奇怪。
错误七:平时滚瓜烂熟,考时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于有的人出现视物不清或头昏脑热现象,导致考试无法进行。这是长时间做大量习题,过度疲劳再加上过分紧张所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不能沉湎于题海。否则,既伤身体,也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不会,就是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成功救治挤压综合征患者1例的论文.doc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SIRS-sepsis合并ARF患者血清PCT、TNFа、IL6、IL10等的影响的论文.doc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浆IL1β,IL6,IL10影响的论文.doc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的论文.doc
- 连续犯在我国的批判解读的论文.doc
- 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行肝癌切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的论文.doc
- 连续缝合悬吊法治疗脱垂性痔的疗效的论文.doc
- 连续铸钢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论文.doc
- 连翘水提取物对小鼠S180肿瘤细胞和脾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的论文.doc
- 连贯性项目教学法在《统计基础知识》课程中的应用的论文.doc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教学课件.ppt VIP
- 公司与员工签订车辆使用协议(2024两篇) .pdf VIP
- 小森LS-40印刷机保养操作指导07.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三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咖啡瑞幸咖啡美国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文全译版本.pdf
- 2023年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涵管埋设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18-2019、2021-2022年重庆邮电大学《808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历年硕士真题汇总.pdf VIP
- 初中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检验.pptx VIP
- 原理1-经济学概述.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