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竞赛要求-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doc

附件1、竞赛要求-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竞赛要求-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

竞赛要求 1.参赛要求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用汉字命名(作品名称不得多于 4 个汉字)。 每位学生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队应独立完成方案设计与模型制作。 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 2.理论方案要求 内容包括:方案设计摘要,第一部分为方案设计摘要(300 字以内);第二部分为模型照片或效果图、主要结构图、计算书等。无理论方案理论分零分。 3.模型制作 3.1 模型要求 竞赛模型为桥梁模型,具体结构形式要求:模型结构体系不限,可以是拱梁组合体系、梁和桁架组合、拱和桁架组合、悬索和梁组合等。体系可以是静定结构,也可以是超静定结构。可以是无推力结构,也可以是有推力结构。 模型为两跨结构,跨径布置 500mm+1000mm,纵向总长 1500mm,需要制作桥梁上部和下部结构。 桥梁的类型不限,但必须保持主要承重构件和桥面为连续的,且桥面要求满铺集成竹片便于铺设加载履带。模型最大水平投影面 200mm×1500mm,桥面到桥墩底部总高 250mm(误差±5mm);桥面以上结构高度不限,桥面以下结构高度需满足通航要求:短跨下小船尺寸为 400mm×100mm、长跨下小船尺寸为 800mm×100mm,如图 1 示。模型的纵桥向长度为 1500mm(误差±5mm),横桥向宽度为 200mm(误差±5mm),两端支座处模型高度 50mm(误差±3mm),加载平台、模型以及桥墩尺寸如图 1 示。如参赛选手设计了桥面纵坡,则桥面纵坡坡度应控制在 3.0%以内(否则无法牵引小车,无法完成加载,等同于失去比赛资格), 并保持桥面平顺、连续。不符合要求的模型直接取消比赛资格。若加载时桥面塌陷导致小车无法行进,或桥面发生破坏,则视为模型加载失败。 模型桥面以上须保证不小于宽 180mm×高 350mm 的桥面通行净空(为单一净空。关于净空的概念详见规范 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以用于移动小车加载。整个模型设置 3 个支座,位于一条直线上。两端支座间距为 1500mm(图 1a),设置下压板,为模型提供竖向约束,防止模型两头上翘。中间一个支座,截面尺寸最大为 200mm×100mm,模型桥墩底面水平投影尺寸应小于中间支座尺寸,中间支座可为桥墩提供竖向约束,但不提供水平约束和转动约束。两端支座高度和间距是固定的,模型只能支撑在 3 个支座上,加载平台见图 1。 总体布置示意图 平面图 图1 加载装置 3.2 模型制作材料及工具 集成竹杆材:规格 3×6mm、3×3mm、2×2mm 、1×6mm,每根长 900mm,30 根。 集成竹片材:规格 0.5×1200 mm×420mm, 1 片。 集成竹的力学性能参考指标为:密度 0.789g/cm3,顺纹抗拉强度 150MPa,抗压强度 65MPa,弹性模量 10GPa。 棉蜡线:20 米 胶结材料:502 胶(8g 装),5 瓶。 制作工具:自备(限尺子、简单刀具、砂纸、剪刀、手套、橡皮、笔、纸等),小型电动工具自备电源。 4、加载测试 加载过程模拟路面不平整,导致过车时引起桥梁结构震动。 先在模型上满铺一条宽 180mm 的铝制履带,履带总重 11kg;履带上设置八个斜坡障碍,履带布置图见图 2,障碍物的位置及尺寸和履带的尺寸见图 3。再在履带上通过加载小车,小车自重 1500g,小车长 220mm,宽 120mm,高 200mm,小车底板离地高度 50mm,左右轮距 80mm,前后轮轴距 180mm,具体尺寸见图 4。 图 2 履带布置图 图 3 障碍物的位置及尺寸 图 4 小车尺寸 模型加载分为一级加载和二级加载试验两部分,加载规则如下: 4.1 一级加载 参赛选手自行牵引小车从模型一端到达另一端,小车内砝码重量为 10kg。行车方向为从短跨到长跨。小车行驶时间在 30~60s 之间,行驶过慢或过快扣除相应分数。在小车行驶过程中,监测长跨跨中挠度,不得超过 20mm。一级加载通过,选手可自行选择是否进行第二次加载。 4.2 二级加载 小车内砝码重量由选手自行选择,可选砝码重量为 12kg、14kg、16kg。选手再次牵引小车通过模型,行车方向从短跨到长跨。小车行驶时间及挠度限值同一级加载。 最终计算成绩时,取最大一次加载重量计算。 在任何一级加载中,当模型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即视为加载失败,退出比赛: 模型坍塌、杆件脱落; 模型桥面或其它部位失去正常承载能力,导致小车无法正常通行; 移动荷载作用下长跨跨中位移绝对值大于 20mm。 5、评分规则 根据理论方案、结构体系、模型制作、陈述与答辩、加载测试 5 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 100 分。不符合竞赛要求,或者在参赛过程中有违规行为,不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