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设计与评价类实验教程
PAGE
第 PAGE 8 页 共 NUMPAGES 8 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设计与评价类实验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们对沉淀的组成很感兴趣,决定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Ⅰ.[提出猜想]
猜想1:所得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所得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所得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mCu(OH)2·nCuCO3]。
Ⅱ.[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Ⅲ.[实验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
步骤2:取一定量所得固体,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进行定性实验;
Ⅳ.[问题讨论]
能证明猜想1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检查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上述装置B中盛放无水CaCl2,C中盛放Ba(OH)2溶液,还可以测定所得沉淀的组成。
①C中盛放Ba(OH)2溶液,而不使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 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 g,C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根据反应体系的性质,可推断所得沉淀都应有Cu元素,可能是Cu(OH)2、CuCO3或碱式碳酸铜。Ⅳ.若沉淀为Cu(OH)2,则加热发生分解得到CuO与H2O,A中蓝绿色固体变为黑色,B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C中无明显现象。若沉淀为CuCO3,则加热发生分解得到CuO和CO2,A中蓝绿色固体变为黑色,B中无明显现象,C中产生白色沉淀。(1)关闭K,微热A中硬质玻璃管,若在C中有气泡逸出,撤灯冷却后,C中导管内形成稳定的液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①测定所得沉淀的组成,需将生成的CO2完全吸收,Ba(OH)2的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且M(BaCO3)>M(CaCO3),测量误差小。②装置B的质量增加2.7 g,说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H2O)=eq \f(2.7 g,18 g·mol-1)=0.15 mol,即反应物中有0.15 mol Cu(OH)2(14.7 g);C中产生的沉淀为BaCO3,其质量为19.7 g,n(BaCO3)=eq \f(19.7 g,197 g·mol-1)=0.1 mol,即n(CuCO3)=0.1 mol,m(CuCO3)=12.4 g,两种成分的质量之和正好为27.1 g。故该蓝绿色固体中有Cu(OH)2和CuCO3,其物质的量最简比为3∶2,化学式为Cu5(OH)6(CO3)2或3Cu(OH)2·2CuCO3。
答案:Ⅰ.Cu(OH)2 CuCO3 Ⅳ.A中蓝绿色固体变为黑色,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无明显现象(若猜想1为CuCO3,则对应现象为:A中蓝绿色固体变为黑色,B中无明显现象,C中产生白色沉淀)
(1)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若C中有气泡逸出,撤灯冷却一段时间,C中导管内形成水柱,则证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①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且M(BaCO3)大于M(CaCO3),测量误差小
②Cu5(OH)6(CO3)2[或3Cu(OH)2·2CuCO3]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还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产物进行科学探究。已知Ca(OH)2的分解温度为580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温度为900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还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肥皂液中产生了大量的气泡。
(1)实验中Ca(OH)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产物是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固体产物的成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将反应后的固体经处理后得到黑色氧化物固体,针对黑色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词汇表--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法语词教程.doc
- 试15本溪组试气工程设计1教程.doc
- 试卷安全员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教程.doc
- 第二章 文本类型与英汉翻译.ppt
-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程.pptx
- 试卷配电部分(1卷)答案教程.doc
- 第二章 政治学的发展过程.ppt
- 第二章 整理与复习.ppt
- 试论扎哈的建筑设计风格教程.docx
- 第二章 抽象语法表示.ppt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