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浮选基本原理(安徽理工)
浮 游 选 矿;第一章 浮选基本原理1.1 概 述 ;现代的泡沫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作业:;浮选槽内完成浮选的过程 ;1.2 固、液、气各相性质 ;(1)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阴、阳离子交替排列在晶格结点上,它们之间以静电引力相结合,这种结合力所形成的键称离子键。
(2) 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由原子组成,晶格结点上排列的是中性原子,靠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这种键称原子键或共价键,极性较强。
(3) 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晶格中分子是结构的基本单元,分子间由极弱的范德华力(即分子间力)或分子键联接。组成晶体的分子键很弱,因此硬度较小,对水的亲和力弱。多数层状构造矿物层与层之间常以弱分子键相连。
(4) 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结点上为金属阳离子,周围有自由运动的电子,阳离子与公有电子相互作用,结合成金属键。
;2. 矿物的表面键能、极性与天然可浮性的关系 ;自然界中天然可浮性好的矿物较少。
具有分子键的晶体,如石蜡、硫磺具有良好的天然可浮性;
片状或层状结构的晶体,如石墨、滑石则具有中等天然可浮性;
其他多数矿物都具有强的亲水性,其天然可浮性较差。大多数硫化矿、氧化矿、硅酸盐矿等都具有强的亲水性。
要实现各类矿物的浮选主要是依靠人为地改变矿物的可浮性。要人为的改变可浮性,最有效的方法是浮选药剂在不同矿物表面的吸附。从而造成矿物表面的“人为可浮性” 。 ;3.煤的组成结构与可浮性 ;(2) 煤的结构模型; ; (3) 煤的可浮性
煤是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各基本单元和周围侧链及
官能团随变质程度不同有很大变化,因此 ,煤具有
如下性质:
① 组成不同,各组分实际无法分离,浮选好坏与各组
分含量和性质有很大的关系;
② 煤的主体是多苯芳香核,芳香核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具有疏水性。因此,煤的主要表面是疏水的;
③ 在芳香核的碳网上,有数量不等的侧链,在氧化过
程中很容易生成含氧官能团, 使煤的某些部位具有
亲水性;
④ 煤的结构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矿物质,多数矿物质
具有一定极性,因而使煤部分表面具有亲水性;
;;1.2.2 液相的结构和性质 ;1.水分子的结构特点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三个原子核构成以两个质子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见图
;2.水分子对矿物表面的作用
矿物破裂后,其断裂面上具有不饱和键。将断裂面置于真空中,则得不到任何补偿;如置于空气中,虽可得到部分补偿,但由于氧、氮分子密度很低,不具有极性,所得到的补偿极小 ;如果将断裂面置于水中,则矿物表面的不饱和键与水偶极子发生作用,得到部分补偿。
矿物由于构成其晶格结构的不同,当矿物破裂后,其断裂面上希望得到补偿的不饱和键特性不同,因而矿物表面的极性也有差;别。水分子则会根据矿物表面的极性不同在其表面进行不同形式的定向排列,形成不同性质的水化层或水化膜,使矿物表面的自由能发生变化。
3.水的溶解能力
水的溶解能力在浮选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水会对矿物表面的一些离子溶解,从而改变矿物表面的化学组成、界面电性及液相的化学组成,结果也改变了矿物在浮选过程中的行为。 ;1.2.3 气相及其性质 ;1.3.1 润湿性、水化现象与可浮性 ; 如图矿物表面润湿现象;如图三种基本润湿形式
(a) 附着润湿;(b) 铺展润湿;(c) 浸没润湿 ;
润湿:任意两种流体与固体接触后,所发生的附着、展开或浸没现象。其结果是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部分或全部被排挤或取代,这是一种物理过程,且是可逆的。
;(2) 接触角 ;平衡状态(杨氏Young) 方程 ; 当θ90°时,σSLσSG,矿物表面不易被水润湿,称为疏水表面;
当θ90°时,σSLσSG,矿物表面易被水润湿,称为亲水表面 。
原则上,取θ=90°为分界线,θ=0°~90°时称亲水性表面,θ=90°~180°时称疏水性 ; (3) 接触角的测定
接触角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观察测量法、斜板法、光反射法、长度测量法和浸透测量法等等, ;2. 矿物表面的水化作用 ;水化膜示意图 ;1.3.2 矿物的表面电性与可浮性 ;1. 矿物表面电性起源; ;2. 双电层结构及电位 ; 在双电层内层吸附的离子称为定位离子。定位离子可以在界面间实现转移。
在双电层外层吸附的离子,称为配衡离子,也称反号离子。 ;(1)双电层中的电位;(2)零电点和等电点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套电气公司全员岗位职责及级别评定标准与月度绩效考核方案附全套绩效表.docx VIP
- _汽车底盘测功机惯性质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pdf VIP
- 工业保洁培训课件.pptx VIP
-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液化石油气(LPG)罐车事故现场如何进行管控.docx
- 营养配餐与食谱多媒体教学.pptx VIP
- 工业保洁培训课件.pptx VIP
- 新人教版(Go-for-it)九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新初一分班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