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进出口贸易单选檀葱骡部分
;
1、中国“绿茶特珍一级”是属于凭( )表示品质的方法。
A、规格
B、等级
C、标准
D、牌名 ;2、品质机动幅度条款一般用于某些( ).
A、制成品交易
B、初级产品交易
C、机电产品交易
D、仪表产品交易;3、对于质量难以标准化、规格化的手工艺品、服装、矿产品等商品适合采用的品质表示方法是( )。
A、凭样品买卖
B.凭商标或牌号买卖
C.凭规格买卖
D.凭说明书买卖 ;4、在品质条款的规定上,对某些比较难掌握其品质的工业制成品或农副产品,我们多在合同中规定( )。
A.溢短装条款
B.增减价条款
C.品质公差或品质机动幅度
D.商品的净重;5、凭卖方样品成交时,应留存( )以备交货时核查之用
A.回样
B.复样
C.参考样
D.对等样品;6、在交货数量前加上“约”或“大约”字样,按惯例《UCP600》的规定,这种约定可解释为???货数量不超过( )的增减幅度。
A. 10%
B. 5%
C. 2.5%
D. 1.5%;7、对于价值较低的商品,往往采取( )计算其重量。
A.“以毛作净”
B. 法定重量
C. 净重
D. 理论重量;8、对于大批量交易的散装货,因较难掌握商品的数量,通常在合同中规定( )。
A.品质公差条款
B.溢短装条款
C.立即装运条款
D.仓至仓条款;9、合同中未注明商品重量是按毛重还是净重计算时,则习惯上应按( )计算。
A. 毛重
B. 净重
C. 以毛作净
D. 公量;11、若合同中对溢短装部分的计价没有明确,则溢短装部分( )。
A、按合同价计
B、按同类商品的最高价计
C、按装运日市价计
D,溢装计而短装不计 ;10、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出口某商品的合同,合同中规定的出口数量为500公吨。在溢短装条款中规定,允许卖方交货的数量可增减5%,但未对多交部分货物如何作价给予规定。卖方依合约规定多交了20公吨,根据《公约》的规定,此20公吨应按( )作价。
A.到岸价
B. 合同价
C.离岸价
D.议定价;12、在国际贸易中,对生丝,羊毛,棉花等有较强的吸湿性商品,其计量办法通常为( )
A、毛重
B、净重
C、理论重量
D、公量;13、小心轻放、切勿受潮等是属( )。
运输标志
唛头
指示性标志
危险品标志;14、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简化国际贸易程序工作组指定的标准运输标志中不包括( )
A、几何图形
B、参考号码
C、目的地名称
D、件号 ;15、无牌中性包装是指在商品本身及其包装上( )。
A、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号,但不表明产地。
B、不使用任何商标或牌号,也不表明产地.
C、不使用任何商标或牌号,但表明产地。
D、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号,也表明产地。;16、按国际贸易惯例,如果合同中没有相关规定,则运输标志的提供方一般是( )
A.开证行
B.卖方
C.买方
D.船方;17、下列术语中,卖方负责进口报关手续的是( )
A、DEQ
B、DDU
C、DDP
D、DAF;18、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并承担有关费用的是( )。
A、CIP
B、FAS
C、EXW
D、DDP ;19、下列术语中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及支付相关费用的是( )。
A. FCA
B. FAS
C. FOB
D. EXW;20、象征性交货意指卖方的交货义务是( )。
A.不交货
B.既交单又实际性交货
C.凭单交货
D.实际性交货;21、在以CIF和CFR术语成交的条件下,货物运输保险分别由卖方和买方办理,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坏的风险( )。
A、前者由卖方承担,后者由买方承担
B. 均由卖方承担
C.均由买方承担
D.前者由买方承担,后者由卖方承担;22、按照《2000年通则》的规定,以 FOBST贸易术语的变形成交,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 )。
A.货交承运人
B.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后
D.装运港码头;23、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CFR术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如果卖方先将货物交到
货站或使用滚装与集装箱运输时,应采用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