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第一章课件第二讲)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旅游第一章课件第二讲)课件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及社会功能 教学目的: 一、掌握民俗的基本特征及社会功能。 二、懂得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教学重点:基本特征及社会功能。 教学安排:两课时;;1、一村一寨,一乡一镇共同遵守,如内乡腊八喝五豆粥,春节吃朝就等。 2、整个国家共同遵守沿袭, 如春节、端午、中秋是全国性的。 (二)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也可称为民俗的“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   决定民俗地域性特征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自然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特征 (1)饮食上如喝汤,北方寒冷,汤浓油大。汤浓,有利于保温;油大,有助于藏热。这种汤可以在低温状态下持续保温,非常适于北方民族的生活环境; 南方炎热,汤一定要做得清汤寡水,可止渴消暑。 (2)建筑上,古代北民族为躲避风寒发明了穴居,南方民族为防潮避湿发明了通风的干栏。 ;(3)审美观上,北方民族以胖为美,从红山文化的女神,到汉代的昭君,唐朝的杨玉环,历朝历代莫不如此;相反,南方人则以清秀瘦弱为美,如战国时期的越女西施,清代曹雪芹笔下的江南女子林黛玉等。原本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但作为一种观念一旦形成,便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并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  另外,民俗地域性特征的构成,与封闭的自然环境也有密切关系,越封闭民俗的地域性特征越明显,“调子不出乡,各有各的腔”,原因就是封闭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封闭的条件:一道高耸的山峰,一条湍急的河流,都有可能成为民俗交流过程中的巨大障碍。 2、社会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特征 “社会环境”包括宗教环境、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1)宗教信仰不同造成的民俗差异。 (2)语言(方言)的不同造成的民俗差异。 (3)文化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民俗差异。 3、民族不同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特征。 如西南少数民族的住宅习惯:“壮族住田边,侗族住水边,苗族住山尖”。 民俗的地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老人、妇女等相对保守的社会群体中。他们是我们进行民俗地域性特征调查的主要对象。 ;;清朝入关后,清政府下令汉族男子依满俗脑后梳成大辫子,于是男子身后都拖着一个长长的辫子。辛亥革命爆发,辫子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取而代之的是分头、平头等各式短发的流行。 婚俗的变异. 就汉民族而言,古代实行表亲婚:姑表婚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颁布彻底废除近亲配偶于是近亲婚根除。 妇女缠足.形成于五代,经宋、元、明三代形成了妇女的习俗,严重束缚了妇女的健康,是一种陋俗,清初曾下令放脚,但到清末也没有禁止,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下令禁止,才彻底根除 ;;;; (2)民俗的自身调试变异 如端午赛龙舟原本起源于江南民间的送厄,后随时光流逝,后人渐渐忘却原意,而将龙舟竞渡说成纪念屈原,至此,端午的文化功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3)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使民俗发生变异。 如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后,蒙古族、满族民俗文化与汉民族民俗文化的交流,促使民俗的变异,服饰民俗的高腰靴对汉民族的影响。;;(四)传承性 传承性是指民俗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民俗特征。 民俗的传承有两方面的含义:1、流传,指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播。如岁时节日习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再以婚俗,中国传统婚俗中的“六礼”定型于汉代,一直传承五六十年代。 2、流行 指民俗在空间上的传播,如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烫发等。; (五)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民俗对民间社会所有成员 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局限于违法行为;道德局限于人的道德范畴。 民俗涉及到人类衣食 住行、 婚丧嫁 娶、社会组织、岁时习俗、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等各个方面。 ;;人们为了阖家团结,不惜搬出祖先坐镇;为了保护山林资源,不惜搬出山神老母镇山;为了维系行业秩序,不惜搬出行业老祖的证言。祖先信仰、神灵信仰强化了民俗事项的规范作用,同时也维护了民间惯制的尊严。 二、民俗的社会功能 民俗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四种,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 ;;2、民俗的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往往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例如吃饭,可用刀叉,也可用筷子或手抓。民俗的作用在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中方式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群体的标准模式,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 社会规范有多种形式,可以分四个层面:第一是法律,第二是纪律,第三是道德,第四是民俗。其中,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

文档评论(0)

quechui388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