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与个人成长-我与社工同行.docVIP

社会工作专业与个人成长-我与社工同行.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工作专业与个人成长-我与社工同行

让生命起舞 让梦想高飞 ——我与社工同行 孙刘波 【作者简介】孙刘波,男,汉族,陕西佳县,本科。专业:2010社会工作 (延安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复旦大学宿舍投毒案引发了社会地广泛关注。更有广大网友感慨 :“感谢我曾经的室友大学四年里的不杀之恩!因为你们的宽容理解,能够使我得以苟活到现在,在下感激不尽!涕泪淋漓!”虽然这段话带有一定的戏谑之义,但是背后反应的问题不容忽视,2013年05月12日,网上报道哈尔滨一所高校为防投毒禁止使用桶装水。有人在批评林某的心狠手辣,有人在痛惜黄洋的命不该绝。而我认为悲剧使得复旦大学失去了两名优秀的学生,国家失去了两名杰出的人才。社会工作的产生正是基于社会问题的产生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有人调侃社工只会打“马后炮”,往往在事件或问题发生后进行一些补救性工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存在意义。因此社会工作在社会上的认同感不是很强,其实,社工不仅仅是事后援助,更多的还是预防问题地发生。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看问题难免会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和思维去看待,因此本文将通过解析社会工作专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让社工与我们同行,发挥其潜在的巨大作用,传递正能量,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让悲剧不再重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实现社会的顺利转型,才能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用我们的“社工梦”来共筑“中国梦”。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问题;个人成长;中国梦 近期,随着复旦大学投毒案的报道,又接连报道出了多起校园安全事件。2013年5月7日下午,陕西延安市富县沙梁中学九年级十一班学生卢某(16岁)和马某(15岁)在课间玩耍打闹,马某将卢某鼻子打破,上课预备铃响后,卢某拿折叠刀具割伤马某的脖子,随后马某被送往富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还有在网上把2012年广西南丹县一名未满13岁的少女覃某,嫉妒同学比自己漂亮,将其肢解。还有许许多多的案件,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可见,青少年成长问题不容忽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个人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危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青少年个人会由于在早期经历中的事件影响其正常社会化,自我认知不清,角色扮演模糊,无法准确定位自己。青少年健康成长使我们应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1] 二、成长中个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从自身主观方面分析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地推进,家庭日益小型化,核心家庭越来越成为主流,因此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上升。在核心家庭中,独生子女被当作是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直接养成独生子女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从来不会为被人考虑,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大学宿舍里某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连夜上网不戴耳机,打麻将等等,完全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给自己自由主义,给别人马列主义。”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据新闻报道,复旦大学投毒案就是由于宿舍在水费问题上发生过争执,然后就心生歹意。当然也与自身的调节有关,如果马加爵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也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但是历史往往不能假设。 (二)从家庭教育方面分析 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2],因此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在家庭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及完成社会化,那就很难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弗洛伊德认为,人的问题必然与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所以在分析青少年校园安全问题时,应该从家庭教育方面入手去分析。 中国教育电视台一个栏目《成长不烦恼》中请来著名的“狼爸”—萧佰佑,他在节目中谈到,必须要对孩子进行严厉管教,不听话就要采取一定的责罚,并且通过自己的四个子女有三个分别都考上了清华北大。可是,我们在羡慕三个子女上清华北大的同时,有没有想想为什么有一个子女没有考上,他不是也是在“狼爸”的教育中成长的,因此这种教育方法还有待商榷。一个人的成长,智商是一部分,但是随着社会以及经济地不断发展,情商(EQ)在工作和生活中占据了很大一个比例,在智力相差不多的条件下,情商才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人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就像此前提到的复旦大学林某,智商是没有问题的,考入了名牌大学,但是就是因为情商低,与人交往沟通不畅,因此酿成了惨剧。 (三)从学校教育方面分析 前不久上映的由赵薇导演的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影片里,相信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假小子朱小北那一段歇斯底里。在当时被误解搜身的情况下,朱小北大声喊出“这是对人权的践踏,对人格的强奸”。在学校保卫处没有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还叫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