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集高级中学附加题迎联考练习1
杨集高级中学附加题迎联考练习一
编制:许单荣审核:陈颖2014.01.02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王渔洋作诗善施人工之法,然一不矜持,任心放笔,则譬如飞蓬乱首,狼藉阔眉,妍姿本乏,风流顿尽。渔 洋 天 赋 不 厚 才 力 颇 薄 乃 遁 而 言 神 韵 妙 悟 以 自 掩 饰 一 吞 半 吐 撮 摩 虚 空 往 往 并 未 悟 入,已作点头微笑,闭目猛省,出口无从,会心不远之态。故余尝谓渔洋诗病在误解沧浪,而所以误解沧浪,亦正为文饰才薄。(节选自钱钟书《谈艺录》)
20.材料中“飞蓬乱首”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哪一部典籍?(2分)
21.材料中“误解沧浪”句,沧浪指的是宋代哪一位诗人?(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三国演义》中,曹操想试试曹丕、曹植的才干,下令门吏阻止他们出城;结果曹丕退回,曹植斩门吏出。事后曹操反而不喜欢曹植,这是因为曹操性格多变、出尔反尔。
B.《社戏》开头不厌其烦地详写“我”在北京的两次看戏经历,说明“我”对中国戏多么不耐烦,都是为了衬托下文所要写的童年时候看过的好戏。
C.《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曾回忆起自己和大个子黑人用一整夜的时间比手劲,最后终于赢了的经历。老人这样做,是为了增强信心和大马林鱼搏斗。
D. 《欧也妮·葛朗台》描绘了欧也妮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得不到家庭的幸福和爱情的归宿,最终除了金钱一无所有的悲惨一生;它属于《人间喜剧》这个作品系列的范畴。
E.“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句台词,是哈姆莱特在装疯时对他的情人奥菲利亚说的,目的是假意疏远奥菲利亚,并让偷听的波洛涅斯和国王认为自己是真疯了。
23.简答题(10分)
(1)初见傩送二老时,翠翠和他产生了一点误会,她对他说“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请说明这句话里包含的情感和所表达的人物性格特征。(4分)
(2)晏殊《破阵子》词云“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斗草”是我国古代民间习俗,《红楼梦》对此也有专门的描写。谁参加了大观园里的斗草(最少写出一个)?斗草后来又引出了哪两个情节?(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才是最合苏轼的标准,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同样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24. 概述本文中苏轼美学思想的源头、表现及影响。(6分)
25.本文中“玄思”一词出现了两次,请结合语境,概括其含义。(4分)
26.结合本文内容,分析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所体现的“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5分)
杨集高级中学附加题迎联考练习二
编制:许单荣审核:陈颖2014.01.02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