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湾山苏花叶原体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山苏花叶原体培养

台 灣 山 蘇 花 葉 原 體 組 織 培 養 之 研 究 全 中 和 1999 花 蓮 區 研 究 彙 報 17:53~62 摘 要   台灣山蘇花葉原體培養在不含生長素的MS半固體培養基上培養,三個月後可清楚看見由培植體表面長出類似癒合組織之凸起物,將這些凸起物分切數塊放入1/2MS液體培養基內懸浮培養二週,可形成兩倍的癒合組織,取這些癒合組織放入添加Benzyl adenine (BA)0.2~5mg/l的MS半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可形成大量芽體和癒合組織。若將葉原體直接培養在添加BA 5mg/l的MS半固體培養基上,則三個月後可清楚的看見由培植體表面形成多個芽原體,經過分切之後再放入1/2MS液體培養基內懸浮培養二週後,可形成更多類似芽原體和癒合組織,將這些組織繼代至含BA 0.2~5mg/l的MS或1/2 MS半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則會形成叢生芽體和多數癒合組織。芽體的形成以1/2MS培養基較全量MS培養基為佳,而芽體的生長以全量MS培養基較好;芽體形成的數量以添加5mg/l BA的培養基為最多,此外,添加300mg/l酪素水解物(casein hydrolysate)有助於芽體的生長。 ( 關鍵字:台灣山蘇花、葉原體 ) 1.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報告第150號,本研究經費承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補助(計畫編號:86中基-農-48),謹致謝意。 2.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 前言   臺灣山蘇花(Asplenium nidus L.)屬於鐵角蕨科(Aspleniaceae),鐵角蕨屬,別稱鳥巢蕨、巢蕨,為大型的著生或岩生蕨類,原產於臺灣、琉球、中國大陸南部等地,是切葉及盆花的好材料,近年來更出現大規模葉菜用企業化栽培,種苗大多由山採而來,由於需求量相當大,已使得原生地的自然生態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要如何大量繁殖種苗以減少山採的發生,實有其必要性。   傳統蕨類的繁殖方法有二種,其一是利用孢子繁殖,其二是無性的分株法(賴等1984 ),利用孢子繁殖時,其孢子發芽率不穩定,需時甚久,不易控制其生產量(葉、李 1989,陳1996 );利用分株法繁殖,則數量相當有限,二者皆無法於短時間內達到大量繁殖的目的,因此若能找出經由生長點,葉或氣根等進行組織培養的大量繁殖法,將使本土野生蕨類之開發利用,更向前邁進一大步。   蕨類植物利用組織培養繁殖早在1960年代早期即已開始,在鐵線蕨科(Adiantaceae)、鳳尾蕨科(Pteridordeae)、烏毛蕨科(Blechnaceae)等多種蕨類都曾利用假莖尖端(Rhizome tip)和走莖尖端(Runner tip)誘導產生不定芽(Adventitious shoots)(Torres 1988,Fern’andez et al. 1996);賴等(1984 )以腎蕨氣根誘導產生之葉再誘導產生擬芽體,可加速芽體的產生;波斯頓腎蕨已是目前利用組織培養進行商業生產種苗很好的例子(葉 1987、陳1996);在鹿角蕨利用幼葉的葉割體(leaf explants )以組織培養法亦可大量生產(賴等 1984,Camloha et al. 1994),賴等(1994)並指出在6~8個月的短時間內,可自一個葉割體繁殖近百萬株的植物體。台灣山蘇花目前在組織培養繁殖種苗上的探討以葉等(1989)利用孢子無菌播種所作的研究最詳細,雖然可以達到大量繁殖種苗的目的,惟其由孢子發芽至可以上盆的時間仍相當的長,因此本試驗的目的即在於探討利用葉原體來繁殖種苗並加速其繁殖速度。 材料與方法 一、材料:   原生於花蓮山區五年生以上之大型臺灣山蘇花短縮莖內的葉原體。 二、方法: (一)消毒方法:   將臺灣山蘇花短縮莖上部黑褐色密生的鱗片去除之後,用刀片將短縮莖內部之葉原體部分取出,切成邊長約0.5到1cm的正方形,以75%酒精浸漬約20秒後再以2%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 with active, chlorine 5% C1)加入2滴展著劑(Tween 20)消毒20分鐘之後再以1%次氯酸鈉消毒20分鐘,最後以無菌水沖洗2次。經過上述程序處理之後,切除培植體四週白化的部分,直接放在半固體培養基上培養。 (二)培養基配製:   培養基採用MS(Murashige and Skoog 1962 )基本鹽類配方,但氮的含量分全量及1/2量,其他添加物有Inositol(100mg/l),Nicotinic acid (0.5mg/l),Pyridoxin (0.5mg/l),Thiamine_HCL (0.1mg/l),Glycine(2.0mg/l)等,Sucrose以 30g/l為主,並以20g/l作比較,Agar為8.5g/l,PH值為5.7,本試驗所採用的培養基主要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