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孔子 “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字,应当说与《论语·学而》篇中“礼之用,和为贵”的“和”涵义相同。翻检相关经学文献,“和而不同”的“和”也与周代基于礼原则的“和顺”“协和”“和睦”等意思相近,没有多少异议。朱熹《论语集注》谓“和者,无乖戾之心”,把“和”与“乖戾”对举,也能说明这一点。至于《国语·郑话》中史伯讲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则是指自然事物诸元素之间的“调和”,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和”不是一回事儿。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与史伯说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两个不同的命题,适用的领域也不一样。前者适用于社会领域,主要是讲人际关系的;后者适用于自然领域,主要是讲不同物质的配合或共同作用的,因此,作为概念而不是语词,这两个“和”是不能等同的,也是不能互换的、另外一中庸里有“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说法,然而子思之学已开始向心性之学转化,因此对“和”字的理解还当“以孔解孔”。
先秦文献中讲的“同”,很多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共同点”或“相同的目标”。就人际关系而言,“同”与“和”不是对立关系.并且常常是有着正向联系的,孔子本人就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话。他所反对的“同而不和”的“同”.只是指那种无原则的、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这一点是应当明确的。“和而不同”的“不同”.仔细分析起来,应该包括“非原则性的不同”与“原则性的不同”。对于非原则性的不同,容易通过“求同存异”而达到“和”。而对于原则性的不同.则不易做到“求同存异”,要达到“和”就比较困难。孔子曾指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者”才能够公正地喜爱应当喜爱的人,厌恶应当厌恶的人。由此可知。孔子心中的仁者不会以求“和”为由回避矛盾。从孔子一生的言行看来,如果出现了原则性的“不同”的情况。他不会以虚假的、表面的平衡来掩盖矛盾,更不会“委曲求和”。
有人提出,孔子的“和而不同”包含着微言大义,也应当能够像《诗经》那样被用于“赋诗言志”。虽可能存在纰漏曲解,却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此说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涉及到比较关键问题的时候,还是应当把具体涵义说清楚为好,不是表述什么内容都适合用这种赋诗言志的方式的。大概正是因为人们解读经典时滥用了这种赋诗言志、类比推理的方式,一些人对“和而不同”涵义的阐发脱离了孔子的整体思想,没有善恶美丑,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同”与“不同”,这种缺乏联系与整体认识的观点,显然没有把握孔子学说的精义。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正确理解孔子讲的“和而不同”,对于恰当处理不同性质
的人际矛盾与冲突,以及建立不违背道义原则前提下的协同、合作关系,都是有着重要
的启示意义的。
1.下列有关“君子和而不同”一句中“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相关经典文献可以证明,孔子“君子和而不同”中“和”的涵义与周礼原则中“和
顺”“协和”“和睦”等意思接近、
B.史伯讲的“和”与孔子讲的“和”是两个不同的命题,适用于不同领域,作为概
念,两个“和”不能等同,也不能互换。
C.朱熹在解释孔子的《论语》时,将“和”与“乖戾”对举,从侧面证明了孔子“和而不同”中“和”是“和睦”的意思
D.子思在《中庸》中有关“和”的解释,背离了孔子“和”的涵义,走向了唯心的倾向,“和”字的理解还当“以孔解孔”
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反映出他有很强的原则性,在是非曲直很明确时他始终能够遵循这一准则。
B.先秦文献中讲的“同”,在人际关系的角度上与“和”不是对立的关系,都可理解为“共同点”“相同目标”。
C.“求同存异”体现了人际关系中“同”与“和”的正向联系;如果“不同”的指向是非原则性的,容易通过“求同存异”达到“和”
D.孔子心目中的“仁者”不会为了所谓的“和”而去掩饰人际关系中原则上的“不同”,更不会“委曲求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微言大义和“赋诗言志”的方式去解释孔子的“和而不同”,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其纰漏曲解尚可接受。
B.正是因为人们解读经典时滥用了这种赋诗言志、类比推理的方式,一些人才对“和而不同”涵义的阐发脱离了孔子的整体思想,没有准确把握孔子学说的精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邯郸市2011届高32模试题(文综)word版.doc
- 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12届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文.doc
- 河北省衡水景县中学2017届高3上学期摸底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
-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春晖中学2013_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 河北省霸州二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河北省邯郸市2013_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来源:学优高考网304640].doc
- 河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系统—题库4.doc
- 河北石家庄1中卷.doc
- 河北石家庄市第42中学2015届九年级第1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
- 河北衡水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2学期第1次调研考试.doc
最近下载
- 如何学习高中物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VIP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001].docx
- 高中物理机械波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VIP
- 南方科技大学校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docx
- 叙事护理在肿瘤患者当中的应用.pptx
- 高中物理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VIP
- 南方科技大学校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225页).doc
- 化工生产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 房地产 宋园大宋王朝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园项目(朱仙镇影视城)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1013).pdf VIP
- 从词汇和句法层面看林湖重游文体分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