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PAGE  PAGE 24 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篇一:2014年改革热点面对面之五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改革热点面对面》五 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考试招生作为教育领域的风向标,是评价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指挥棒,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抓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找准了突破口,牵住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必将推动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 考试招生制度为何要改 我国考试制度由来已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诗句,就是古代考试制度改变读书人命运的生动写照。进入现代教育以来,考试制度成为学校选拔学生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选拔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莘莘学子通过考试“跳过龙门”,实现了人生梦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同时必须看到,面对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待,考试招生制度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考定终身”的弊病日益凸显。 唯分是举,应试倾向重。“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行考试招生制度下,分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为唯一“杠杠”,学生被绑架在分数的战车上,分分计较;学校和老师围着升学率转,疲惫不堪??为分而学、为考而教的状况,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导致育分不育人。这种状况下,往往是重知识灌输轻实践锻炼、重智育提高轻德育培养,很多学生被训练为应试机器,成了“背多分”,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招考不分,录取方式单一。考试的初衷是科学合理地评价教育,招生的目的是选拔优秀合格的学生。两者本是相对独立、互相关联的环节。但目前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多地把一次考试、一个分数作为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而且,现在的试卷内容,明显向选拔研究型人才和科学家倾斜。这种“一锤定音”的考试,以及单一性选拔人才的方式,很难规避学生因一次“小失利”而影响一生的风险,更难以把具有不同天赋和才能的人才选拔出来,考试的正向激励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各类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考试招生存在不公问题。招考制度犹如一把尺子,丈量着教育公平,引领着社会公平。近年来,国家采取措施,缩小区域、城乡之间入学机会差距。但现实中,种种考试招生的不公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比如,一些生源大省考生上重点大学的入学机会偏少,招考的地区差异明显;重点大学的农村考生比例下降明显;小升初“择校热”高烧不退、屡禁不止;等等。 招考不改,教育难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方向。这次改革的总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来自:www.xLtKwj.coM 小 龙 文档网: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具体来说,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学生、学校、专业机构、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招考运行机制;构建衔 接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教育部表示,2014年年内将出台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可以说,考试招生改革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微评 只看分数不看人的考试,会让学生变成做题的机器,让青春年华沉没在题海里。 考试招生制度,既是枢纽也是闸门,既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突破的难点。 滥加分、假加分,就好像发令枪未响,已提前跑了一程,让“裸考”的考生情何以堪。 一边心疼孩子辗转于各种补习班,一边迫于升学压力又不得不逼孩子上“战场”。 声音 袁贵仁:改革须积极稳妥、蹄疾步稳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考试招生改革特别重要、特别复杂,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考试招生制度在改革中不会走旧路,要坚持制度、完善制度,改进民众觉得不满意、不科学的方面;不走错路,绝不允许发生颠覆性错误;尽量不走弯路,不能给改革留下“后遗症”。 二 高考改革有什么突破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在整个招考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指挥”高中,左右初中,而且已经影响到小学甚至学前阶段。有人提出“高考不改,一切皆空谈”。 为此,这次改革把高考改革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系统综合的设计,先在一些地方试点,将一次考试成绩决定命运,改为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起更加科学、更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