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清时期古籍丛书浅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古籍丛书浅探.doc

PAGE  PAGE 6 明清时期古籍丛书浅探   明代丛书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表现在类型和体例上。就丛书性质而言,明代有综合性丛书,也有专门性丛书,而且种数很多。明嘉靖年间何镗编辑的《汉魏丛书》是我国第一部名实具备的综合性丛书,所收主要为汉魏六朝著作,旧目有万种。万历二十年歙县程荣得其原稿,选刻三十八种,原分为经、史、子、集四籍,刊刻时集籍缺,实则经籍十一种,史籍四种,子集二十三种。不久何允中补刻增至七十六种,四部完整,并题名为《广汉魏丛书》。明代综合性丛书中,最有影响的是明末常熟大藏书家和刻书家毛晋刻的《津逮秘书》,此书所收皆宋元以前旧籍,多有秘籍佚典,分帙15集,收书141种,752卷。内容包括经、史、典章制度、科学技术、志怪小说、诗话笔记、书法、绘画等,分类编排。各书之后还有题跋,说明来历、版本、作者、内容、并有所评论,所收的一些宋元说部以及唐宋诗文集也多据宋本,故后人对毛刻本非常珍视。明代有影响的综合性丛书还有《金声玉振集》,收书50余种,全书分为九类,主要记载明代初期政治、经济、军事、水利等方面的史料,价值很高。另外,陈继儒的《宝颜堂秘籍》收入从汉到明的各类私家著述234种,共400卷,有不少是“官书之未收”、“通人之所未睹”的历代秘籍。比较有影响的还有钟人杰、张遂辰辑的《唐宋丛书》,收书103种,体例仿照《汉魏丛书》。至于胡文焕的《格致丛书》以收书多而有名,只是胡氏是位书商,意在牟利,其所收各书,多任意删节变换,故而此书价值也大打折扣。   明代后期丛书编纂日趋专门化,专门性丛书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沈节甫辑的《纪录汇编》,收书123种,216卷。专辑明开国初至嘉靖间本朝野史杂记,大体上明代初中期的重要史料,皆囊括其中;周学义辑的《子汇》专辑先秦至唐代的子书24种;高鸣风辑的《今献汇言》收书39种,多为明人著作。还有臧懋循辑的《元曲选》,毛晋辑的《宋名家词》,沈泰辑的《盛明杂剧》等等,均属专门性丛书之列。   明代还有一部收辑道教典籍的著名丛书《道藏》,此书为明永乐年间,成祖朱棣救命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辑,于正统九年开雕,到正统十年刊成,故名为《正统道藏》,此书共5305卷,为帙480函,册数以《千字文》为序,始于天,终于英。万历三十五年,明神宗朱翊钧又命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刻《续道藏》180卷,凡32函,因此正、续《道藏》总计5485卷,512函。由于历代子部诸籍,多辑人道藏以传,所以“道藏本”多为学者所重视。然而宋、金、元三朝递修本道藏,至元世祖时几乎全部亡佚,而清代又没有再修,所以明代的《道藏》刊本,尤显珍贵。   尽管翻刻秘籍、印刷丛书在明代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由于一些书商为了牟利,任意删改,使许多丛书刊刻质量不高。把古籍大规模地纂辑成丛书,其鼎盛时期还是在清代的最后几十年,刊印丛书的数量、种类、规模都远超前代。   清前期朝廷为维护其统治,思想钳制严重,文字狱迭兴,统治者自康熙帝始,一方面实行文化专制,一方面又“稽古右文”,提倡推行儒家文化,多次命令儒臣们进行大规模的文献整理和图书编纂工作。许多学者因此在考据学、目录学等文献学领域开拓研究,做出了很大成绩。在皇帝的倡导下,整理古代典籍、编纂类书、丛书也蔚然成风。   清代官修丛书以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最为著名。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先是皇帝接受安徽学政朱筠的建议,诏集海内遗书,次年二月设立四库全书馆。“四库馆”设正、副总裁,下设总阅、总纂、总校、缮书和翰林院提调、武英殿提调等六个处,还有督促、监造等官员。前后参与编纂的共360人。具体领导这项工作的是总纂官纪昀和校官陆费墀。加上缮写、装订等项工作,参与其事的据说有4403人,规模之大,可见一斑。其中历时10年,至乾隆四十六年末(1782年),纂辑成我国历中上最大的一部写本丛书,此书凡3503种,79337卷,分装6144函、36078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66子目。收书基本包括先秦至清初的重要典籍,此外还有《四库存目》的书共6793种,93551卷。另外还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00卷。《四库全书》编成后初定只写四部,分藏四阁:北京故宫内的文渊阁,圆明园内的文源阁,盛京(沈阳)的文溯阁以及热河避暑山庄的文津阁,以上合称为“北四阁”。随后乾隆又命添写三部,分藏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和杭州的文澜阁,称为“南三阁”。又另抄副本一部藏翰林院,合共八部。内廷四阁,非经特许不准阅览,江浙三阁则准许士人人阁阅览抄录,以广流传。   由于卷帙浩瀚,遍览不易,又于乾隆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间,由于敏中、王际华等撷其菁华汇为《四库全书荟要》二部,各473种,19931卷,分藏于故宫内藻堂和圆明园味腴书屋。文宗、文汇、文源、翰林四部及味腴《荟要》于清代后期相继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