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最温暖的罢市.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温暖的罢市.doc

PAGE  PAGE 3 最温暖的罢市   他是个海鲜批发商,每天清晨,都会到郊区的渔村批发市场收购新鲜海鲜拉进市区。   初秋,正是养殖扇贝的收获时节。虽然同是养殖扇贝,品相上却是相差很大的,因为扇贝的生长期内,会遇到野生牡蛎的产籽期,牡蛎籽会误把养殖扇贝当成礁石,附着在上面快速生长,而长着野生小牡蛎的扇贝,不仅卖相难看,市民也不买账,因为像小石头一样附着在扇贝上的牡蛎不仅不能食用,还会增加不少重量。   所以,一到了牡蛎产籽的季节,不管天多冷,渔民都要穿着橡胶衣下海,用小刷子把附着在扇贝壳上的牡蛎籽弄干净。   前几天有个渔民,每天驮着两网筐长满了小牡蛎的扇贝来批发市场,每次都在即将收市的时候,把两筐扇贝驮到他车前,好话说尽地央求他收购。无论价钱多么便宜,他都不肯收。   那渔民大约自己也明白,有其他人的品相好的扇贝在,他的扇贝无论要价多么低,都不会有人收购,也就不来批发市场了。十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当他带着收购车来到批发市场,眼前的一幕,令他惊诧了:整个批发市场里全是那种长满了小牡蛎的品相不好的扇贝。他吃惊地问一位相熟的渔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渔民问他还记不记得刚开始收获扇贝时,那个驮着两筐品相不好的扇贝央求他收购的人?   他点头。渔民沉闷而悲凉地告诉他,今天整个村子的渔民全部罢市了,市场上的扇贝全是那位渔民家的。   然后,他就知道了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   原来,这位渔民养殖的扇贝卖相不佳,并非是因为懒惰,而是春天的时候,他的妻得了重病。为了照顾妻子和孩子,他奔波在家和医院之间,等妻子出了院,扇贝的最佳管理期已过去   本就因为妻子生病而欠了一屁股债的他,不愿眼看着一年的心血就这么扔在海里。前几天,因为海上风浪大,深知此时下海风险太大的渔民们没人下海。他就想,不如趁这个机会,把自家的扇贝打捞上来,说不准海鲜收购商会因为没其它扇贝可收购,而只好退而求其次地收购他的。   他不顾妻子的阻拦,驾船出海打捞扇贝。这一去,便没再回来。村民们??海上找了两天两夜,才找到他的尸体。望着他在寒风中号哭的妻子和瑟瑟发抖的幼儿,全村的村民做出了一个决定:以后这几天,大家不再批发自家承包海域里的扇贝,集体罢市,帮他家打捞扇贝,直到帮他把扇贝全部批发完……   听完这个故事,他默默地向大家招了招手,高价收购了市场上的全部扇贝。第二天,第三天……一连几天,他都在高价收购这些卖相不佳的扇贝,连他在市内坐镇的妻子都急了,因为这些扇贝根本就卖不出去。最后不得不全部剥出来,晒了扇贝柱,不仅没有分毫的利润,还赔了钱。   他把渔民罢市的故事讲给妻子听,他的妻也流了泪,说:这是世上最珍贵的扇贝,除了蛋白质,它还饱含着一种叫真情和关爱的营养价值。      选自《当代文革》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