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们(外一篇).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们(外一篇).doc

PAGE  PAGE 8 植物们(外一篇)   但我必须忍心/分一些,纯粹属于穷人的爱/直接献给在泥土深处/带着伤疤疯狂生长的植物们,它们在黑暗里/不忘传递,乡村的力量/不忘把一群劳动者,从劳动中救活。      回到马坊的第二天,一清早我就出了家门,向村南走去。   我是被那里的植物们召唤着,想和它们一起,诉诉对一块土地的衷肠。因为在马坊的地名志上,有一个叫南嘴稍的地方,像是我们生命的原点,走出这里或没有走出这里的人,都有一些抹不去的记忆,寄放在南嘴稍的许多植物身上。   一个人对于一块土地,是会怀有一些冲动的。就像我对南嘴稍,几十年都过去了,但突然临近它,一想起它带来的那分快乐,就想放开嗓子,像叫最亲的人一样,想在田野不放弃生长的空旷里,叫一声植物们。   我要是那样叫了呢?   那些正在静悄悄地,开着各自的花朵的植物,会从花瓣或叶子上,迅速分泌出一些汁液,以便记忆一个乡村少年的摸样。   可我没有这样叫。在这么平常的地方,除过庄稼,那些从不挤占一垄好土地的植物,会在地头、硷边和沟坡这样的闲散地带,衔接我们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一当我们把生命的一部分,消磨在它芬芳的时光里,就会成为植物身上的一些花朵,年年岁岁,会跟定季节自由地开放。   我说的南嘴稍,在地理概念上,应该是某一种地形的末端,离另一种地形可能很近了。以槐疙瘩山、杨家山、高岭山为依靠的马坊滩,是大自然冲积出的一块小小的塬面。我小时侯就想,马坊像是谁从西北,平缓地伸向东南的一只手掌,掌心部分,也是土壤最肥沃的部分,应该聚拢着乡里几个最大的村庄。这南嘴稍,像是其中的一根指头,伸到一条沟壑的边沿,也就是田野的边沿。我家的那几块土地,就在这里点缀着。可以想象,南嘴稍对于我们一家,就是一块人间天堂,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要这块土地付出。当然,我们一家人的心思和汗水,也就由这块土地支配了。   可以这么说,凡是庄稼以外的植物,在南嘴稍生长的地方,我的脚趾,都在上面触摸过。在庄稼停止蔓延的地头,我认识了许多野菜,一种叫小蒜的野生植物,长得一滩一滩的,一镢头挖下去,一堆白嫩透明的东西,拿回家放上几个月,吃时一口新鲜的香辣味。那种野刺蓟,长得半人高,一头耀眼的红花,只能远远地望着,手如果伸上去,刺会火辣辣地钻进皮肤里。在因地势而形成的众多硷边,我们俯瞰硷下的麦子,仰望硷上的玉米,却坐在硷上,拔着身边的缤草,搓成一列一列的草绳,斜背在身上,再从青绿的硷边,迎着夕阳走出来,那才叫乡村的诗意。在塬面突然断裂出的沟坡里,只要我们有时间,一年二十四个节气里,要挖药有药,要斫柴有柴,要割草有草。而一个乡间的桑树,多生长在这些沟坡里,使我们从黄土的粗糙中,有机会摸到丝绸的感觉了。   我熟悉的许多植物,是在一些人家的墓地上。被庄稼簇拥着,中间是几堆土冢,一两棵树长在边上,整个墓地像一块不大的草坪,蒲公英、麦花瓶、十字花、白蒿、黄芪、柴胡,这些草、药兼有的植物,使我对乡村的墓地,从来没有过恐惧感。一个人低头在田野里挖草,碰到一块墓地,就像从谁家路过,想进去就进去,全当看了一回他们家的长辈一样。如果发现有几朵开得灿烂的花,一定会上前采一些攥在手里。反倒是现在的公墓,把一个村子里断断续续的死亡和悲痛,全部集中起来,放大在土地上,使那块本来生长许多植物的阳光之地,显得阴气很重,村人除过每年的清明节,很少再去那里。   而南嘴稍的植物,有些形象还装在心里,但名字已经叫不出来了。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意识到这些在大地上,不停地替黄土改变肤色,或呼吸的植物们,没有一种,不是我在贫穷的岁月里,敞开一个人的内心,尽力爱过的。那些长在地头的芨芨菜,长在硷边的群蒿蒿,长在沟坡的地软软,在许多年间,接替麦子和玉米,在我们的胃里穿梭。不用追问,也不用抚摸,那些一直在心里思念雨水的植物们,知道南嘴稍这块土壤不肥沃,也不贫瘠,但拼命地生长,是它们对马坊持有的忠诚。   或许,这才是我最终要记住它们的地方。   我与植物在土地上过多的厮守,和一个叫朝鲜的人很有关系。他大我几岁,一有空闲,就约我到南嘴稍挖草斫柴。他每天挖的草或斫的柴,都比我多得多,好像满地里的草和柴,认识他的笼子和镰刀。我很羡慕他,特别羡慕他手中的镰刀。一般来说,我们挖草斫柴的镰刀有草镰、笨镰和铁镰。我家没有铁镰,有一把笨镰,用起来还不如草镰。每次在南嘴稍劳动,等到朝鲜歇下时,忙拿过他的铁镰,赶紧斫上一会柴。铁镰的锋利和轻巧,让我对这种手工农具,产生过一些幻想,直到离开村子,离开劳动的现场,也不曾拥有过。我在马坊的许多遗憾,这应该算一件。就是现在,还想得到朝鲜的那把铁镰,作为我对农业的记忆之一,很珍贵地收藏起来。   我后来见过朝鲜,真正的农业的沉重,已把他折磨得很木纳。   我想那把铁镰,也应该被时间磨钝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