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应是用通窍清窦汤的临床研究
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应用通窍清窦汤的临床研究
张鹏1胡小燕1 王勇1 滕华1程向荣 HYPERLINK /ym/Compose?YY=79990y5beta=yesy5beta=yesorder=downsort=datepos=0view=a \l _ftn1 \o \t _blank [1]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ESS)本身并不能直接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鼻窦黏膜形态与功能的改善与恢复创造一个结构合理、通气良好、引流通畅的局部环境1。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使用抗生素、鼻内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围手术期治疗的同时使用中药进行治疗,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搜集
本研究搜集病例:临床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来自2008年4~10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诊断标准 ( 1 9 9 7年海口标准),结合病史、内窥镜检查和CT扫描。
1.2 一般情况两组50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 1 9 ~65岁,平均39.76±12.54岁; 病程 6月~6年,平均1.90±1.21年。对照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 ;年龄21 ~58岁,平均 40.4±9.84岁;病程 7月~5年,平均1.87±1.19。
2 方法?
2.1方剂?
通窍清窦汤组成:辛夷花 l2克、苍耳子12克、白芷 10克、黄芪15克、川芎 l0克,桔梗 10克,藿香 l0g,黄芩 l0g、甘草3克。每日1剂 ,分2次服 。?
2.2 给药方法
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即服用通窍清窦汤,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 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给予抗生素、止血剂、鼻内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继服原中药,术后1周出院,出院后继服通窍清窦汤2周,定期复诊鼻腔内镜下换药。
对照组:入院后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 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给予抗生素、止血剂、鼻内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术后1周出院,用鼻内糖皮质激素常规喷鼻,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出院后定期复诊鼻腔内镜下换药。?
2.3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海口会议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症状消失,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 窦口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检查见窦内黏膜部分区域水肿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内镜检查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
二、结果
全部病例均随访6个月,治疗组治愈22例,占 88.00 %;好转2例,占8.00 %;无效1例,占4.00 %;总有效率96.00 %;
对照组组治愈2 0例,占80.00 %;好转3例,占12.00%; 无效2 例, 占8.00 %;总有效率92.00%。
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上皮化时间为8.28±1.93周,对照组上皮化时间为11.92±1.99,治疗组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三、讨论
随着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 临床注意力开始向手术后术腔护理及综台性治疗倾斜,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重手术后的处理并不能获得可靠疗效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3。慢性鼻窦炎属祖国医学“ 鼻渊”、“脑漏” 等范畴。传统的中医认为,鼻为呼吸气出人的门户,为肺窍,故鼻病与肺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感风寒或风热未治或治疗不彻底,邪毒滞留于鼻窍,可由鼻而人肺经,肺经伤,肺气不宣,过久可致气滞血瘀,肺气化功能紊乱入侵的寒热之邪易于蕴集、壅塞于鼻窍而鼻塞流涕。历代医家对此病论述颇多。认为鼻为肺之外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主鼻……在窍为鼻”,鼻在上,下连于喉,直贯于肺,助肺而行呼吸,鼻之所以能知香臭,依赖肺气的通调,故《 灵枢·脉度》 道“ 肺气通于鼻,肺和鼻则能知香臭矣”。《寿世保元 ·卷六》曰:“夫鼻者肺之侯,时常和则吸饮香臭矣。若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役之过,则鼻气不能宣调,清道壅塞即为病也,为衄血,为流清涕,为疼痛,为鼻塞不通,为浊涕不闻香臭”。鼻渊是由于六淫外袭、或胆热上犯、或脾经湿热、或正气亏虚导致鼻窍不通,邪毒滞留而为病。或由于感冒日久不愈,经常鼻塞不通,滞留邪毒滞留鼻窍引起。常见症状为,鼻流浊涕而量多,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内粘膜红赤或淡红肿胀,在两眉问或颧部有压痛等。治疗宜宣肺通窍。我们根据中医理论,采用通窍清窦方用于慢性鼻-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治疗。克服了既往单纯使用西医治疗上的不足。在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