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件: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共57张PPT).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件: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共57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件: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共57张PPT)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甘薯之父陈振龙 明万历年间,陈振龙弃儒经商,到了菲律宾。他见菲律宾到处都种有甘薯,可生吃也可熟食,而且还容易种植,联想到家乡时常灾歉,就用心学会了种薯的方法。 1593年夏,福州一带大旱,振龙就让儿子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建议试种番薯,以解粮荒。金学曾同意试种,但提出要“秋皇算帐”:就是到收成时要验收。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严禁薯种出境外传,陈振龙就悄悄买了薯苗,封装在竹筒里,捆扎在商船边,沉在水中,在海上走了七天七夜,经厦门带回福州。7月份种下去,11月就收成果。金学曾派人验收后很满意,感谢陈振龙为饥民度过荒年做出贡献。 第二年,各地推广,为纪念金巡抚的推广之功,人们改称“金薯”。后来甘薯迅速推广到了山东、河南、河北、浙江、台湾等地。陈振龙五代陈世元,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甘薯的专著《金薯传习略》。国际上将振龙带苗回乡的时间定为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 ;先薯亭 ;;玉米;原产南美农作物传入中国的路径;农业;;明朝人的服饰;;清蜀锦机;南京的云锦;苏州发达的纺织业,成了朱明王朝榨取的目标。公元1601年初夏,苏州一连下了两个月的雨,桑田被淹,严重影响养蚕,造成丝价昂贵,导致大批织工失业。城里城外,饥民啼饥号寒,惨不忍睹。腐朽的朱明王朝,不仅不设法救灾、赈灾,反而变本加厉,加紧盘剥人民。 太监孙隆,被派到苏州来加征税捐。孙隆到苏州后,对进出苏州的货物加征税捐,充当税官的地痞流氓,更是乘机勒索。弄得客商不敢进城,丝绸布匹销路大减。 全城纺织业作坊纷纷停工歇业,一万多以出卖劳力换取生活费的纺织工人,面临失业。为了求生存,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税斗争终于爆发。在这一场伟大的斗争中,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织工领袖——葛成。 公元1601年,全城织工二千多人在市中心玄妙观的机房殿内集会,公推葛成、钱大等廿余人为领头人,焚香盟誓,奋起抗税。 整个抗税斗争中,抗税群众表现了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抗税队伍包围了税监司衙门,不可一世的太监孙隆只能化装潜逃,从此再也不敢到苏州来。轰轰烈烈的抗税斗争,进行了三天,苏州知府被迫宣布撤销新增各项税改,撤走各处税卡,斗争取得了胜利。 葛成的英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苏州市民都十分敬仰他的为人,尊称他为葛贤。葛成死后,苏州人民把他安葬在五人墓旁。许多地方为他建立了纪念祠堂,有些人家还供奉他的牌位和画像。 ;;;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清景德镇陶瓷制坯和入窑;清景德镇陶瓷“金银桃果瓶”;乾隆年间生产的手工艺品;康熙黄地去琅彩花卉瓷碗;;晋商乔家大院;商业;  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当时,经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业”,成人男子中,经商占70%,极盛时还要超过。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徽商的房舍;徽商大宅院;《皇都积胜图卷》局部 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胜景况的再现。画面从卢沟桥经广宁门(今广安门)进叫区又经正阳门棋盘街、大明门、承天门(天安门)、皇宫等街市,向北延伸呈居庸关。画面看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来攘往,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有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明皇都积胜图 (北京的繁荣景象);明南都繁会图 (南京的繁荣景象);《乾隆南巡图》 反映北京前门的商业活动;19世纪前期北京前门大街;徐杨《盛世滋生图》 反映苏州的商业活动;火车第一次通过古长城;乾隆皇接见外国使节;康熙年间广东口岸的外国商人;乾隆年间的广州十三行;清开海禁后到达日本港口的中国商船;1857年的上海黄埔滩;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通过施复夫妇发家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丝织业中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有的因经营亏损而失败,沦为受人雇佣的机工;有的则象施复那样,因为善于经营,不断盈利,积累起数千金的资产,由三、四张织机扩充至三、四十张织机,雇佣众多机工(即“讨几房家人小厮”),从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请思考:;;三、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p118 ①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用,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机自己统治 ;乾隆帝接见英国使者;三、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p118 ①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用,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机自己统治 2、表现: ①清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