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岳麓版】(教案1).doc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岳麓版】(教案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岳麓版】(教案1)

PAGE  PAGE 6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井田制的特点及其崩溃,理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过程;识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表现,理解土地兼并的趋势及危害;识记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历史过程,理解租佃关系普遍化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通过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井田制瓦解的深刻背景。体验学习,体会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即情境营造法,讲述法,引导法,学生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决定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深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和演变的主要原因,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所处的地位。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课程分析】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时期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土地兼并获得土地。为了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兼并,政府常实行“均田”、“限田”措施。土地私有制发展和经济发展,导致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简单了解。对本部分历史有相当的兴趣。但由于初中要求不高所以大家基本知识掌握不好,并且理解分析、思考联系更是不足。在课前的调查中发现,只要学生认真参与学习活动,基本知识能自己很好的解决。且了解到有些知识有必要作较为详细深入的分析,针对基本学情采用“诱其趣、导其疑、倡其辩、促其思”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也逐渐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联系现实】 土地制度是反映人与人、人与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法权制度,是土地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联系现在我们国家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方法】 课前学案预习、小组合作学习;采用自主学习与适当引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气氛。 课中问题探究、课件导学、学生体验:问题情景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下教材拓展、互动作业;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原始材料,从而得出相关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人文内涵。 【教学资源】课本和教辅用书,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学流程】 一 课前预习 激发热情 分发学生自学学案,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在自习时间收集反映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图片或事实。 (设计意图:一箭双雕,一是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让多数问题在学生的自主下解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分组对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团队合作的有效性) 二 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先出示以上几幅图片,让学生感知土地的广饶富庶。思考回答由图一到图二说明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既为学生创设情境,又可达到以境激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热情;并且使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掌握知识的基本事实,提高思考阅读分析能力) 三 体验探究 梳理知识 (一)课前预习、小组展示 四组张亚男:(简要实录:利用小组构建的知识体系,基于预习学案,向全班同学展示介绍了学习这一课的内容,土地制度的变迁从原始公有到奴隶社会下的井田制,最后进入漫长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时期;而封建土地私有制又有三种形式:君主所有、自耕农所有、地主所有等。下图是该学生的框架) 知识体系1、废井田、开阡陌:从土地公有到土地私有 2、战国以来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式 3、土地兼并、影响及对策 4、经营方式的发展变化: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六组王海龙:(简要实录: 在张亚男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一是春秋开始瓦解,战国彻底崩溃。瓦解的表现:抛公寻私。其原因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统治者进行了税收制度的改革: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而商鞅变法则从法律上正式承认私有)。 注:其他组还有说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标要求出发,打破以前课堂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合作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些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条理较为清楚,难度不大,采用学案问题导学方式,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相关的几个问题:(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