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和应对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和应对思考

PAGE  PAGE 15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摘要: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列举了国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雾霾影响和治理过程,以及我国近期为防止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多项措施,提出从根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建立长效的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静稳天气;大气气溶胶   引言   雾霾是秋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和霾虽同为视程障碍物,但二者之间却有很大差别。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和人为污染没有必然联系;霾是排放到空气中的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是大气污染所导致。两者可从空气湿度上作出大致判断,通常在相对湿度大于90%时称之为雾,小于80%时称之为霾,80%~90%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1]。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当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由于能见度的降低不仅有“积极”参与的云雾滴的作用,还有气溶胶粒子的贡献,且其中的细粒子排放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因此雾霾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气象问题,更是环境问题。 2013年1-10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雾霾强度历史少见。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造成呼吸系统和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或取消,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2013年雾霾天气的特点、出现原因、目前对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未来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2013年雾霾天气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雾霾天气特点   1.雾霾日数多   雾霾是气象部门的常规观测项目,根据历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显示,2013年我国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1月和10月的月平均雾霾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1月,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4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4天;10月达4.7天,偏多2.3天(图1A、1B)。雾霾日数偏多在我国东北、华北、黄淮、江淮等中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以省会城市为例,1月合肥雾霾日数达30天、南京和杭州均为29天,几乎整月都被雾霾笼罩;北京雾霾日数有2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3.6天,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 ?    图1A? 1961-2013年1月全国月平均雾霾日数变化   图1B? 1961-2013年10月全国月平均雾霾日数变化   与往年比,在雾霾日数中霾的增加尤为明显。我国年均霾日数为9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增长迅速较快,年均值在12~20天,明显超过常年平均(图2);而2013年1-10月全国平均霾日数已达26天。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能见度逐年下降,从上世纪60年代为近26公里,下降至近十年为平均22公里左右。 图2? 1961-2012年全国年均霾日数变化   2.覆盖范围广   据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2013年1-10月,全国有20个省(区、市)出现持续性雾霾。1月份平均每天雾霾覆盖范围有71.6万平方公里,其中1月22日达222万平方公里,几乎覆盖了整个中东部地区;10月20-22日,北方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过程,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影响范围约40.8万平方公里,大部地区都为雾霾所覆盖(图3A、3B)。    图3A? FY-2E气象卫星2013年1月22日大雾监测图    ?图3B? FY-2E气象卫星2013年10月21日大雾监测图   3.强度大   2013年1月,在全国2400余个气象观测站中,能见度小于等于1000米、500米、200米的站次数分别达到8233站次、5218站次和3374站次,分别为近7年平均值的2.7倍、2.6倍和2.5倍。环保部门数据显示[2],对第一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1月份总体超标天数达68.4%,其中严重污染占10.0%,重度污染20.2%,中度污染13.5%,轻度污染24.7%;PM2.5的平均超标率为68.9%,月均浓度为130微克/立方米(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最大日均值达766微克/立方米。10月份,总体超标天数为47.8%,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到61.7%;哈尔滨10月19日至23日连续5天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21日PM2.5小时浓度一度达到1000微克/立方米。   4.影响程度重   雾霾天气导致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月份,北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