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和答案1.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和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分类:  HYPERLINK /blog/ \l m=0t=1c=fks_084068092082088067080087074064080083080074092086 \o 默认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 题号12345答案??????题号678910答案?????? 1、下面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_______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E、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2、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_______ A、“天下之路,循则极,极则反” B、“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E、“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_______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表现在_______ A、它以实践观点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 B、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统一 C、以改变世界为自己的根本目的 D、实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 E、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5、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是指_______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B、实践是直接现实的 C、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D、实践的发展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E、实践活动的诸要素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的 6、辩证的否定是_______ A、事物发展的环节 B、事物联系的环节 C、扬弃 D、事物的自我否定 E、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7、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_______ A、人的感受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受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8、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_______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制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9、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