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语文卷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0 初一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曹阳) 1)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 2)夜发清溪向三峡, 。 3)《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画面的两句诗是: , 。 4) ,凭君传语报平安。 6) ,明月来相照。 7)此夜曲中闻折柳,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2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 ( )下,发扬滋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B.经过不断的试验,反复的推敲,关键难题一旦被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诗人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 D.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成份赘余:删掉的原因) B.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搭配不当: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 C.我校这次为四川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歧义:“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语序不当:应将“全国各地”调整到句首。)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 , ;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撒播,培育出一个五彩的花坛。 二、(46分) (一)(10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丐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6.下列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曾经)识书具 收族(团结族人)为意 B.并自(自己)为其名 自是(从此)指物作诗立就 C.稍稍(悄悄地)宾客其父 不能称(相称)前时之闻 D.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 固(本来)众人 7.(1)句子翻译:(2分)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2)本文方仲永天资聪颖却终未有成,谈谈其中的原因。(2分)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B.本文暗藏对比,如仲永前后变化对比、仲永的天资与同龄人对比、父亲贪利与乡人对比等,这些对比很好地表现了主题。 C.本文先叙后议,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依次写方仲永五岁时才能初露时的情形、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时的状况和又过七年后“泯然众人”的结局。 D.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三)(10分) 最后一课 (一)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