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儿推拿学的.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学的

小儿推拿学 一、简史 n小儿推拿学就是在中医推拿学,儿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规律和形成的。它对小儿保健,预防和 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n小儿推拿学形成和发展 n按摩学盛于隋唐,儿科学盛于宋。正是按摩学和儿科学的成熟,为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奠定可 坚实的基础。 《小儿按摩经》 n小儿推拿最早的著作《按摩经》(又称《小儿按摩经》)。陈氏依据中医传统理论,提出治病当 “视病之虚实,虚则补起母,实则泻其子”。陈氏指出当“先观其色,切脉次之”。还强调了验指 纹的方法。对小儿推拿穴位,除日常通用的经络穴位之外,记载了数十个特定穴位。总之,陈 氏在其著作中对小儿推拿从诊法,辩证,穴位,手法,治疗方法做了全面系统而简明的论述, 对后世小儿推拿的发展规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儿推拿是始于明而盛于清 n明代另一本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旨全书》, 龚廷贤著,是流传最早的单行本, 对小儿推拿十二手法(复式操作法)论之甚详。 n公元 1605,《小儿推拿秘诀》是周岳甫所编著。《 袖珍小儿方》原为徐用宣著,至 1574 年又经 庄应琪加以增补为《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卷 十中有秘传看惊掐惊口授手法诀,穴道诀 手穴 经络图,等等。 n清代小儿推拿专著影响较大的有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 n 骆潜菴的《幼科推拿秘书》, n 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 n 徐 崇礼的《推拿三字经》, n 张振 的《厘正按摩要术》, n 还有夏鼎的《幼科铁镜》。 二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n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生机蓬勃,发展迅速两个方面。 n小儿时期机体各器官的形体???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赃腑的形气都相对表现 为不足,其中以肺,脾,肾三赃尤为突出。“脾常不足”,“肾常虚”小儿脾常不足又往往导致肺 气弱,而为“肺常不足”。“稚阴稚阳”,这里的“阴”就是指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是指体内赃 腑的各种生理功能。“纯阳”,主要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n小儿生长发育包括体格的发育和语言,动作的发育两个方面。 小儿的病理特点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和赃气清灵,易趋康复两个方面。 n小儿肺常不足,卫外机能未固,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所以时行病及咳嗽,感冒等 病证最为常见。 n小儿脾常不足常为饮食所伤,易出现呕吐,积滞,疳症。 n小儿肾常虚,肾虚无以资助他赃,脾虚不能滋养肾精,小儿生长发育受其影响,甚至出现解 颅,五迟,五软等发育迟缓之症状。 n小儿患病之后,易于传变,但由于小儿是处于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形式下,其生机旺盛, 活力充沛,加之赃气清灵,病因单纯,较少七情的影响,如能及时治疗,医之得法,也较容易 恢复。 小儿指纹 n指纹是指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络脉。分为风,气,命三关,近虎口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 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n察指纹用于 3 岁以内小儿,正常小儿的指纹为浅红色略微带青,不浮不沉,隐现于风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