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6 方言断句2步骤检测.docVIP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6 方言断句2步骤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6 方言断句2步骤 断句训练 一、请为下面文段或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1.美与丑 杨 子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 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 弟 子 曰 行 贤 而 去 自 贤 之 心 焉 往 而 不 美。 答案: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参考译文】 杨朱路过宋国,宿于旅店,看到旅店老板有两个老婆,那个长得丑的受到宠爱,长得美的却受到冷淡。杨朱问这是什么缘故。旅店的老板说:“美的自认为美,我就不觉得她美了;丑的自己知道丑,我就不觉得她丑了。”杨朱便对他的学生说:“做贤德的事而抛弃自以为贤德的心理,到哪里会不受到赞美呢?” 2.郢书燕说 郢 人 有 遗 相 国 书 者 夜 书 火 不 明 因 谓 持 烛 者 曰 举 烛 云 而 过 书 举 烛 举 烛 非 书 意 也 燕 相 受 书 而 说 之 曰 举 烛 者 尚 明 也 尚 明 也 者 举 贤 而 任 之 燕 相 白 王 王 大 说 国 以 治 治 则 治 矣 非 书 意 也 今 世 举 学 者 多 似 此 类。 答案: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参考译文】 郢国有一个人写信给燕国的相国。他是在晚上写的,灯光昏暗,于是对身边举烛的侍从说:“举烛。”可是不小心把这句话写到信里面去了。其实,“举烛”并非写这封信的意思(或目的)。燕国的相国收到信,理解为:举烛的意思乃是,追求光明,也就是要选拔贤德的人来加以任用。燕国的相国于是告诉了燕王,燕王大喜,以此来治理国家,国家因此得到治理。虽然这样得到的效果很好,但是根本就不是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很多也是这样的。 3.知人善任 郑 国 将 有 诸 侯 之 事① 子 产 乃 问 四 国 之 为 于 子 羽 且 使 多 为 辞 令 与 裨 谌 乘 以 适 野 使 谋 可 否 而 告 冯 简 子 使 断 之 事 成 乃 授 子 太 叔 使 行 之 以 应 对 宾 客。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 ①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答案: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参考译文】 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 4.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参考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5.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界。 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B.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C.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