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4课件:第二章第3讲波的图像讲述
;;预习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 ;二、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比较
1.波的图像表示波传播时 在介质中 的位置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2.振动图像表示 振动的过程中, 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课堂讲义 理解·深化·探究;4.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质点的振动方向.常用方法有:
(1)带动法:
原理: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质点.
方法: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如图1所示.;(2)上、下坡法:
如图2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的质点向下振动,如D、E、F;“下坡”的质点向上振动,如A、B、C,简称“上坡下,下坡上”.;(3)同侧法: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像的同一侧,如图3所示.;5.已知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知波的传播方向.
仍是上述几种方法,只需将判定的程序倒过来.;例1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波形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由图像可知,这列波的振幅为2 cm,A项错误;;借题发挥 由波的图像可直接看出波长、该时刻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位移和各质点的振幅,可以判断出各质点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可以由波速计算周期、频率或由周期、频率计算波速,利用波的传播方向判断任一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利用任一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例2 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5所示,x=0.3 m处的P点此时运动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并经过0.2 s第一次到达波峰,由此判断( );解析 因P点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由“上下坡”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解法二:经0.2 s,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由图可知x′=1.0 m处的波峰传播到x=0.3 m处,即波向左传播了s=x′-x=0.7 m;二、波的图像的画法
1.特殊点法
先找出两点(平衡位置、波峰或波谷等特殊点)并确定其运动方向,然后确定经Δt时间后这两点所达到的位置,最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的波形.;2.波形平移法
在已知波的传播速度的情况下,由Δx=vΔt可得经Δt时间后波向前移动的距离Δx,把图像沿传播方向平移Δx即得到相对应的图像.;例3 某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6所示.若波向右传播,画出 后和 前两个时刻的波的图像.;解法二 波形平移法
由题图我们可以知道,在质点振动的一个周期内,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即传播的距离x=12 m,因此在 内,波向前传播了3 m.根据波的传播过程和传播的实质,若波向右传播,把波的原有图形向右移动3 m的距离,就得到了 后时刻的波形图,同理可以得到 前时刻波的图像.;借题发挥 在已知波速的情况下,由公式Δx=vΔt可得经Δt时间后波向前移动的距离Δx,把波形平移Δx即可得Δt时间后的波形图,注意,当Δx=kλ+Δx0时,只需将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Δx0即可得Δt时间后的波形图,这就是所谓的“去整留零平移法”.当然也可以采用“特殊点法”.;三、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比较;坐标;随时间的变化;例4 根据图7甲、乙所示,分别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波动图像的横坐标为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振动图像的横坐标为时间,故A错,B对;
甲中A质点被其左侧的质点带动向上振,乙中B时刻后位移由零变为负值,故向下振,所以C错,D对.
答案 BD;借题发挥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区别:
(1)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是根本不同的,波的图像描述的是介质中的“各质点”在“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而振动图像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2)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波动图像中的横轴x表示介质中各个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y表示各个振动质点在某时刻的位移;振动图像的横轴t表示一个振动质点振动的时间,纵轴y表示这个质点振动时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移.;对点练习 巩固·应用·反馈;1;1;1;1;1;1;1;1;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典中点】2016秋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讲述.doc
- 【决胜2015】(压轴题)中考物理专题07热学之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联系与区别(含解析)讲述.doc
- 第2讲老空水预防综述.ppt
- 【创新设计】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22讲人类遗传病及遗传系谱分析与应用新人教版讲述.doc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卷库】公路专业路基路面试题10套+答案讲述.doc
- 【优化设计】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单元综合检测卷五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讲述.doc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教案设计讲述.doc
-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物理3.2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教科版必修1讲述.doc
- 【南方新中考】(梅州)2015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基础整合第三章标点符号与病句的辨析、修改检测复习讲述.doc
- 【北师大版】2016版七上: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课件讲述.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