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年度秋季考试复习资料.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度秋季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古代部分: 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 乐舞: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所以这是一部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故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 《箫韶》又名《大韶》,简称从《韶》。最初是咸黑所作的声歌,原名《九招》,虞舜时代的质又修订过,故后世又称此乐为《韶虞》。《箫韶》之名,是由于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籥》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此乐舞在周代演出时舞者共六十四人,分为八行八列。主要伴奏乐器为籥,籥为管乐器,是排箫的原始形制。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天然材料制成的乐器:骨哨、骨笛;龟甲摇响器;鼍鼓;磬(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三音编磬为“永启”“永余”“夭余”); 陶制乐器:摇响器、陶铃、陶角等; 铜制乐器:铜铃、铜鼓、钟、铙、镛、鑮; 二,周秦时期的音乐: 周代的礼乐制度:君主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用二佾。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关于佾有两种解释:一,每佾固定为八人;二,人数与八佾相同,如八佾每佾八人,六佾每佾六人等。 音乐教育: 对象: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乐”的学习内容:乐德、乐语和乐舞。 乐德:“中、和、祗、庸、孝、友”; 乐语:“兴、道、讽、诵、言、语”; 乐舞:六代乐舞为主,如《云门》、《大咸》、《大夏》、《大濩》、《大武》; 学习目的:达到统治阶级提倡的“礼乐治国”。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荀子曾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成相》篇。“成相”就是手持“相”这种乐器作为伴奏的说唱。《成相》篇的内容主要宣扬为君治国之道。 乐器:八音分类法:按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诸类乐器中以打击乐器较多。 三,两汉三国时期的音乐: 汉代的官方音乐机构有“太乐”和“乐府”两署,分别隶属于“奉常”和“少府”。 相和歌作为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包含了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民谣。这些民谣最初均为清唱、无伴奏的“徒歌”,经过乐府整理,“既而被之管弦”,才最终形成唱者自击节鼓,以管弦乐队相和伴奏的歌唱形式,即所谓“丝弦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 汉代的歌舞以粗狂豪放的民间色彩,取代了周秦以来的宫廷歌舞的巫术风格。民间歌舞包括:公莫舞、巴渝舞、鼙舞、槃舞、铎舞、拂舞、白纻舞、踏歌。 打击乐器:建鼓、提鼓、小鼓、扁鼓、鼗鼓; 百戏是汉代各种民间杂耍技艺的总称,包括杂技、武术、魔术、幻术、歌舞、杂乐等多种民间艺术。 美学专著:阮籍《乐论》、嵇康《声无哀乐论》 乐律:京房六十律,计算方法是在三分损益十二律之后,继续用此法上下相生,直到六十律为止。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清商乐:又名清乐,是在相和三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仅包括汉魏旧曲,还收入了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 《碣石调·幽兰》是目前仅见的一首以文字记谱的琴曲,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北歌:又名真人代歌。其内容多记载祖宗、群臣的事迹,北魏时命掖庭宫女朝夕歌唱,以丝竹乐器伴奏,用于郊庙、宴飨等场合。 五、隋唐时期的音乐: 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还有一类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作品的特点是语言生动、纯朴、有韵有白、有说有唱。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裁,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变文有三类形式:只唱不说,只说不唱,有唱有说(此类占多数)。以散文引起,以唱文叙述内容。 坐部伎和立部伎是按不同的表演形式而分。 唐大曲:唐大曲是综合器乐、声乐和舞蹈于一体的大型歌舞音乐,它是由同一首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舞。它的段落可分为“散序”、“中序”和“破”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有若干小乐段,长度因曲而长短不等。 隋唐与日本的音乐文化交流:隋唐时期日本派遣了“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的经济、文化、宗教和艺术等知识与技艺。见证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的文物是现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的“紫檀螺钿五弦琵琶”、古琴谱、琵琶谱以及舞蹈用的服饰、器具等。 唐代宫廷燕乐的三个概念:广义,是相对于“雅乐”来说的俗乐,包含十部乐和教坊乐。次广义,专指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音乐,融胡俗乐于一体,尤其是龟兹乐。狭义,专指唐贞观时期张文收采古《朱雁》、《天马》之义所作的《景云河清歌》。 梨园:唐玄宗熟知音律,酷爱法曲,遴选立部伎弟子三百,置于内宫中的“梨园”,他本人亲自参与教习,并自创新曲,让“梨园弟子”演奏。 六、宋元时期的音乐: 宋朝的宫廷音乐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1,宫廷音乐艺术向着小型、精致的审美趋向发展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