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王有虹
当代的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 ,科学技术发达的新时代。他们的视野比长辈们广阔,加上我国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已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部分中学生能合理利用零用钱,但是个别学生却出现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我做了这一调查。
一、调查时间:2005年10月15日——2005年11月15日
二、调查对象: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学生,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学生
三、调查目的:据有关专家统计,人的消费心理有下面几种:(1)求新心理。(2)求实心理。(3)好奇心理。(4)求美心理。(5)求名心理。(6)求廉心理。(7)求速心理。(8)瞻前顾后心理。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他们的消费观是怎样的呢?是什么在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呢?这样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合理吗?为搞清这一系列的问题,我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四、调查内容:
1. 学生零用钱的来源及数量
2. 每个月零用钱的使用方向
3. 对非常喜欢的商品,会买吗?
4. 购物时还价吗?
5.购物的目的及倾向
五、调查方法:访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六、采访手稿
1.衣要名牌? 鞋要高档 走在我市的繁华街头,你总能看到一些穿着像是学生,又非似学生的青少年。他们衣着入时,打扮体面。这些青少年到底是不是在校就读的中学生?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了我市某中学。当时正是、课外活动时间,戴着如黄豆大小耳钉的女生正在和几个同样打扮入时的同学在一起说笑谈天,我便以找人为由和他们攀谈,在谈话中,那位染着几缕金发的女生向我炫耀起她的名牌服装:“我的上衣是可立而的,裤子是佐丹奴的,鞋子你看到了吧,是我爸去上海出差时,我打电话要他买给我的,正品耐克,五六百元呢。”当我问及他们从何而来的钱用于购买这些品牌服装时,旁边一位穿着七匹狼夹克的男生对我说:“如果我在专卖店看上一件衣服,就把平时父母给的零花钱用不完的部分攒着,再添上过年时亲戚和父母的朋友给的压岁钱,如果还不够买这件衣服,就以买早餐和学习文具为借口向父母索要,直到凑够买这件衣服的钱。”当我问到他们每月都有多少零花钱时,有说二百的,也有说一百的,最少的也要五六十元。
由于现在有些中学生对名牌的趋之若鹜,使他们穿衣服都讲究品牌,运动服是阿迪达斯的,旅游鞋是耐克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有“派头”。
2.生日聚会摆阔气
如今有些中学生不光穿衣服要名牌就连生日聚会也要摆阔气。环境一般的还不去专挑有档次,有品味的。尤其青睐西洋快餐。前不久,我在三十五中学调查时,一位初二年级的学生向我反映,同班女生李某过生日时,向父母索要五百元,请了他和另外十几位同学在德克士快餐暴撮了一顿。饭后,他们都一个劲地夸李某豪爽、够交情,而且很有“派头”。随后,我找到了李某,当问到请同学吃饭为什么要花五百元,李某理所当然地说:“一份快餐二三十元,要请十几个同学吃,不得五百多元吗?”我又问到:“你向父母一次要那么多钱,父母肯给你吗?”李某说:“起初父母不给,认为过生日不该用这么多钱请同学吃饭。我就和他们闹,他们拗不过我,最后还是给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3.手机紧身随 当前,中学生高消费的现象,除了表现在穿衣要名牌、聚会摆阔气之外,还表现在通讯工具方面。传呼过时了,手机也得经常换。我时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在放学路上拿着手机,要么在打电话,要么在发短信。仔细一看还都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时下流行的名牌手机,最次的也是小灵通。面对这种情况,我采访家长时,他们有的说是子女所在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有手机,自己的孩子也缠着要,没办法,就给买了。也有的家长说是为了平时联络方便,容易找到孩子。 一位拿着诺基亚手机的同学告诉我:“我班的许多同学都用手机打游戏、发短信,放假时和同学联络也方便。老师让我上课把手机关掉,我就调成振动,来了电话和短信,老师也发现不了。”
我问每月能消费多少话费,他说:“我每月手机话费都在一百元左右,反正话费都是我爸为我缴,我就狠劲地用手机与同学聊天、发短信。”七、结果及分析:调查发现, 98.6%的中学生有零用钱。而仅有1.4%的学生没有,这些钱的主要来源就是父母亲。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0~50元、51~100元、101~200元及以上这几个范围,而且市内分布比较平均。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学生的零用钱数额还是相当多的,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少数学生的零用钱有200多,这些钱相当于一个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一个月的开支!经过调查发现,零用钱最多用买零
食,玩电子游戏,买衣服及各种消遣,娱乐活动等。
为了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我在同学及家长当中进行抽样调查。最后经过整理,总结,我得到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1.青少年自尊心强。主要表现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中学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