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3生殖系统和刃麻腺疾病.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一)概述: 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由致病微生物(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引起。 诱发因素:分娩、流产所致的子宫颈损伤。 临床主要表现:白带过多、腰骶部疼痛。;肉眼 宫颈粘膜充血水肿,颗粒状或糜烂状。 镜下 1、间质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浸润 2、子宫颈柱状上皮、腺上皮增生或鳞状化生 3、子宫颈糜烂 4、子宫颈息肉(良性瘤样病变,恶变率很低) 5、子宫颈囊肿:纳博特囊肿(Nabothiancyst);(一)子宫颈糜烂: 1、真性糜烂:鳞状上皮坏死脱落。 2、假性糜烂:柱状上皮代替鳞状上皮。有异型增生时,可引起癌变。 ;子宫颈糜烂 上皮坏死脱落→表浅缺损(真性糜烂)→柱状上皮覆盖 (假性糜烂)→鳞化(愈复);(二)子宫颈息肉:少数可恶变。; (三)子宫颈囊肿(纳博特囊肿): 常多发,一般较小,灰白色,内含无色透明或黏液脓性渗出物。 ;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CIN ; 注 意 CIN是一个漫长、可逆的过程。 CIN不一定会发展为子宫颈癌。 并非所有子宫颈癌都经过CIN-原位癌-浸润癌这一过程。;子宫颈癌为子宫颈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年龄40~60岁。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普及,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早诊早治,生存率和治愈率显著提高。 危险因素:早婚、多产、性生活紊乱。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可能是主要因素,HPV-16、18型为高危险亚型,其次为31和33型。 ;【病理变化】;子宫颈癌(糜烂型)--早期浸润癌 ;子宫颈癌(外生菜花型);子宫颈癌(内生浸润型);子宫颈癌(溃疡型 );【组织学类型】 1.鳞状细胞癌:约占80%-90% 早期浸润癌或微小浸润癌: 癌细胞突破BM向间质浸润深度基底膜下5mm 浸润癌: 癌组织向间质浸润深度基底膜下5mm,分为高、中、低分化鳞癌; 子宫颈早期浸润癌(鳞癌);;2.腺癌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约占10%-20%, 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 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较差。;子宫颈浸润性腺癌(高分化);【扩散及转移】 直接蔓延:子宫体、阴道、宫旁及宫壁组织、膀胱、直肠 淋巴道转移:最常见,最重要的转移途径。宫旁LN→闭孔LN→髂内LN→髂外LN→髂总LN→腹股沟、骶前LN→锁骨上LN 血道转移:晚期发生肺、骨、肝转移;子宫颈癌局部淋巴道转移途径 ;早期,常无自觉症状。 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 白带增多,特殊腥臭味。 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 0:原位癌(CIN Ⅲ) Ⅰ:局限于宫颈内 Ⅱ:超出宫颈进入盆腔,未累及盆壁,侵及阴道未及其下1/3 Ⅲ:侵及盆壁及阴道下1/3 Ⅳ:超出骨盆或累及膀胱、直肠;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Ⅰ期癌术后五年生存率达90% Ⅳ期癌五年生存率仅10%左右 ;第二节 子宫体疾病;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 子宫内膜增生症:内、外源性雌激素↑→→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表现为功血,见于育龄期和更年期妇女。 ▲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在形态学及生物学上都为一连续的演变过程。 ;▲单纯性增生:轻度或囊性增生,1%→内膜癌 ▲复杂性增生:腺瘤性增生,3%→内膜癌 ▲非典型性增生:单纯或腺瘤性增生+上皮异型性(分轻、中、重度),1/3→→内膜癌 ▲重度不典型增生有时和子宫内膜癌较难鉴别,若有间质浸润则归属为内膜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轻度或囊性增生,1%→内膜癌;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 腺瘤性增生,3%→内膜癌;子宫内膜 非典型增生 1/3→→内膜癌;(一)子宫内膜腺癌 (endomertrial adenocarcinoma) 子宫内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相似于正常子宫内膜腺体,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 多发生于50岁以上,绝经期后,表现为绝经后出血。 与雌激素长期持续作用有关,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不孕是其高危因素。 宫内膜浆液性癌及透明细胞癌与雌激素无关,预后差。;大体:弥漫型:子宫内膜弥漫增厚,常浸润肌层 局限型:多位于宫底或宫角,呈息肉或乳头状 组织学:子宫内膜样腺癌以高分化腺癌居多 25-50%子宫内膜样腺癌伴有化生的鳞状细胞巢,称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化。 ;子宫内膜癌 局限型;子宫内膜样腺癌 C:伴鳞化;早期,常无自觉症状。 阴道不规则出血。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红色。继发感染,有腥臭味。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