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机电运输系统复习题(300道)教程
PAGE \* MERGEFORMAT 17
2016.10.09机电系统培训复习题(300题)
一、填空(100题)
1、钢丝绳芯输送带设计安全系数,应按规定选取为(7~9);当带式输送机采取可控软启动、制动措施时,可选取为(5~7)。
2、采用轨道机车运输时,生产矿井同一水平行驶(7)台及以上机车时,应设置机车运输监控系统。
3、采用轨道机车运输时,同一水平行驶(5)台及以上机车时,应设置机车运输集中信号控制系统。
4、提升过程中当发生错向时,应安设(错向运行)保护装置,实现自动断电,且使制动器实施安全制动。
5、矿灯应使用免维护电池,并具有(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
6、所有矿井必须装备安全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7、编制(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时,必须对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有线调度通信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通信、电源线缆的敷设,安全监控系统的断电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绘制安全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图、井下通信系统图,并及时更新。
8、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电缆必须(专用)。严禁安全监控系统与图像监视系统(共用)同一芯光纤。
9、矿调度室必须(24)h有监控人员值班,并应监视人员位置等信息,填写(运行日志)。
10、安全监控和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显示和控制终端、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调度台必须设置在(矿调度室),全面反映监控信息。
11、下井人员必须携带(标识)卡。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置(读卡分)站。
12、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隔绝式自救器。
13、煤撇弧、岩撇弧、副井进车口、二水平皮带暗斜井、二水平底车场联络道除检修人员禁止(行人),运输队负责以上巷道口挂警示牌。
14、井下移动绞车可使用对拉绞车、回柱绞车、(自拉自)三种牵引方式。
15、移动绞车应使用封底板(铁板),封底板前后焊接倒角,封底板底面焊滑道,确保绞车在轨道上(滑行不跑偏)。
16、移动绞车前必须将绞车电源开关停电(自拉自除外),绞车开关及其附属设施临时固定在封底板上,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掉落)。
17、使用对拉绞车牵引移动绞车,信号把勾工在绞车(后方)1米以上位置操作打点机,使用慢速绞车牵引时使用口哨作为信号,防止移动绞车及其附属设施掉落或掉道时伤人。
18、使用调度或回柱绞车牵引移动绞车时速度要慢,绞车司机时刻注意绞车(钢丝绳张力),拉不动及时停车查明原因后方可再次拉运。
19、移动绞车前清净作业区域内人员,两端设警戒,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规定。
20、每次绞车移动后必须安排电工(兼职防爆检查员)对此绞车进行一次完好检查,确保绞车状态完好。
21、井下各单位移动绞车时安监人员、跟班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确认、监督。
22、运输信号配车工必须随时掌握每台(8吨)以上机车的运行路线及位置,协调好施工作业票区域和(5吨)机车进入运输大巷区域的行车工作,配车要及时准确。
23、各单位物料装车时严禁(前后、左右)偏重;超长(4.8m);超宽(1.15m);超高(2.1m)。
24、材料车装运长件捆车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使用(∮12.5毫米及以上的)钢丝绳或绳扣对所有长材和车胎至少缠绕一周后,用猫爪及花蓝螺栓锁紧,至少捆绑(两道),保证车辆调运过程中不能松散。(2)使用∮18×64mm的圆环链和(花蓝螺栓)捆车,捆绑牢固。(3)使用(∮12.5)钢丝绳以及(木柈)捆车。
25、材料车车上的零散件使用(双股8#)铁线捆绑两道以上。
26、斜巷调运长材车辆时必须用(棕绳)或(起重机)进行加固捆绑(专用材料车除外)。
27、平板车装运大件时,使用∮18×64mm圆环链和专用的(拉紧螺栓)捆绑紧固,斜巷调运时必须使用(二次保护连接物件)与(钩头)。
28、轨道回收必须将(鱼尾板)及(鱼尾螺栓)拆卸掉,(鱼尾板)及(鱼尾螺栓)装袋或用8#铁线串好,固定在装运轨道的材料车上。
29、井上下任何地点,用材料车装运管材、钢轨、锚杆、锚网、工字钢、钢带、单体、纵梁等易滑动的长材时,长材两端必须使用(挡皮),并用(钢丝绳)固定在车体上,防止长材在运输过程中窜动。
30、人员集中升入井时间禁止(混合提升),罐笼上下层同时提人。
31、副井提升物料时,升入井人员禁止在(副井底出车口运输巷)行走,运输队负责设警戒,人员通过(主井空车线)升入井。
32、副井提升大件时,执行(五人联锁)制,特殊大件必须(队干部)现场指挥。
33、升入井人员时,副井把罐安检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必须严格控制乘罐人数,大罐上层不得超过(32)人,下层不得超过(20)人,小罐不得超过(8)人。
34、长度大于(1.2)米、重量超过(30)公斤的工具、设备、材料不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