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福建语言文字网.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福建语言文字网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 ; 一、开宗明义:关于文学鉴赏。 1、文学鉴赏:语言、形象与意蕴 2、文学鉴赏的意义:美学、历史、哲学、人生 二、循序渐进:文学鉴赏的步骤。 1、清除障碍:文献、语言、背景 2、入乎其内:沉潜涵泳 3、出乎其外:审美判断 三、举一反三: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示例。 1、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社会历史批评。 2、从文本入手:以诗解诗——文本批评。 3、从读者入手:以意逆志——诠释批评。 4、从文学史入手:合观互参——跨文本批评。 5、活法读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四、必先利器: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1、知识准备。 2、人生体验。 3、读写结合。 4、由易及难。;一、开宗明义:关于文学鉴赏; 2、文学鉴赏的意义:历史、美学、哲理、人生 (1)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如杜甫“三吏”、“三别”以生动的形象展示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儒林外史》展现了科举制给读书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戕害。 (2)提高美学修养,增强审美能力。屈原的奇诡华美、陶渊明的真淳冲淡、李白的飘逸壮伟、杜甫的沉郁顿挫、李商隐的深情绵渺、苏轼的灵妙旷达、陆游的慷慨悲壮,不同的美学形态争奇斗妍,令人眼界大开。 ; (3)丰富对世界的反思。艾略特:诗人最后的地位必须由他诗中所表现的哲学以及表现的程度如何来评定。英加登也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有形而上的特质。 (4)深化生命存在的体验。古代文学展现了不同的生命状况,反映了不同的生命体验,也表现了不同的生命态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反观自身的存在,而且也可以让我们体会自己不曾有过的生命况味。丰富和滋润我们的心灵,向有限的生命敞开无限的可能。 ; 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读诗“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叶嘉莹:诗词可以让我们的心灵不死。(中国新闻网2009年3月1日报道) 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人本是球形,后被剖开。伽达默尔:艺术是人类返回自身的必由之路。 ;二、循序渐进:古代文学鉴赏的步骤。 ; 如李白《静夜思》,通行的版本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另有宋代版本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作“看月光”显得太用力,作“明月光”则显得很自然。作“明月”与首句形成反复,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而且前后呼应,突出了明月对诗人思乡之情的触动。作“山月”则没有这样的审美效果,而且还显得突兀,破坏了诗歌简单而纯净的诗意。前面两句写恍惚状态,霜形容了月光的颜色、温度,更突出了异乡流浪者的寂寞。后两句写清醒状态,写到月光勾起乡愁就戛然而止,留下无限回味的空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版本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用“崩”字化静为动,显得更为有力。用“裂”字,更能写出波涛如同受到了惊骇一般汹涌澎湃的气势,更符合上下文的语境。采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幻觉,虽然不符合客观的物理真实,却准确地表现了主观的心理感受。 韦庄《台城》(《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有的版本作“乌空啼”,实际上只能是“鸟空啼”,否则就是三平调。 ; (2)语言。语言有时代性,古代文学的语言往往与我们今天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古代诗歌经常用典,更赋予了语言特殊的意味。;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有的教材注释:“虚室:空室。”《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虚室有余闲”指“心里很悠闲”(《说文解字》:“余,饶也。”),承上启下,由物境过渡到心境。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雨脚,有的教材注释为雨点。脚指剩下的渣滓,雨脚就是指大雨过后残余的小雨。杜甫《羌村》:“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苏轼《汲江煎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犹作泄时声。 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有的教材注释:“名世,名传后世。” 《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朱熹:名世,谓其人德业闻望,可名于一世者,为之辅佐。 ; (3)背景。作家在一定的背景下开始创作,这里的背景包括时代社会的大背景,作者生平心态的中背景,还有具体创作情境的小背景,以及作家创作的文学背景。;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