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学概论[绪论: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语言学概论;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绪论: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古代的语言研究有三个发源地:希腊—罗马、印度、中国。
过去,人们认为古代经典著作的语言是学习的榜样和写作的典范,因此古代书面语成了语言研究的对象,口语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而不予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研究的任务也就只是给古代留传下来的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自身的特有规律。所以那时的语言研究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学科,这就是所谓的“语文学”。
古欧洲.ppt
古印度.ppt
古代中国.ppt;
古代的语言研究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宗教、经学附庸)
2) 以书面语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3) 缺乏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4) 没有系统性;
5) 表现为“规定主义”的语言观。
;语言学的分期:
一、以十九世纪初为界,之前为“语文学”时代,之后为现代语言学时代。前苏联的契科巴瓦教授把两个时期分别称之为“科学前时期”和“科学时期”,其性质是一样的。
二、我国北大教授岑麒祥认为古代时期还可细分为远古、中古和近古三个部分。
三、王力先生以1898年《马氏文通》的问世为分水岭,把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划为两段。
四、何九盈教授也划为古代和现代两段,但明确认为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在音韵、文字和词汇方面应该是具有独立学科性质的。;第二节 现代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 ;十八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神学家莱布尼兹(G.W.Leibniz)在一封信中写道:
把希伯莱语叫做原始的语言,正如把一棵树的芽枝叫做原始枝,或者设想在某些地方砍下来的树干能够代替那棵树生长一样。这样的念头是可以想得出来的,但是不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不符合宇宙的和谐,也就是说,不符合神的智慧。
为了“明辨是非”和“溯本清源”,人们开始对已知道的诸多语言进行比较、对比和分类。这种比较分类最终在十九世纪初形成了历史比较主义的语言学。
迄今为止,人们常说的“印欧语系”、“汉藏语系”等语系、语族、语支、方言等概念应该说都是源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1600年,一艘荷兰商船路经马达加斯加前往印尼。在经过了数月的航行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令船员们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发现,虽然相聚遥远,但当地的马来语与他们途经的马达加斯加的土著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难道在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前,这些分布在各个海岛上的人群就早已横渡大洋,穿梭在广袤的海域中了吗?难道这些相隔万里的海岛居民竟然是比自己更加能干的航海者?水手们百思不得其解。
水手们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这个发现,竟然触碰到了语言的核心秘密。400年来,一代一代的语言学家追随着这个秘密,开始了伟大的发现历程。;1786年,英国的琼斯爵士通过对比研究关注到:;琼斯的假设,让语言学家们开始尝试着对比、分析这些有着共同关系的语言之间的亲疏远近。
1861年,德国语言学者施莱歇尔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启发下,推导出语言也有着类似生物进化的过程,并给印欧语系画出了一棵“谱系树”。
在这棵语言的谱系树上,原始的“印欧语”处于最底端,是“树干”,这个树干分出两个“树枝”:
1、“斯拉夫-日耳曼语支”
2、“雅利安-希腊-意大利-凯尔特语支”
这两个“树枝”再分别分出众多“小树杈”,如日耳曼语、立陶宛语、斯拉夫语、凯尔特语、意大利语、希腊语、伊朗语等等语言。;尽管施莱歇尔推导的这棵“印欧语系大树”并不完全精确,但他的方法立刻成为语言学家们观察这个纷繁复杂世界的利器。他们反过来去研究印欧语系之外的语言。
1600年那些荷兰水手们的疑惑,也得到了部分的解答。在北到台湾岛,南到新西兰,西到马达加斯加,东达复活节岛,横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广袤海域上,的确存在一种共同渊源的海岛语系。
尽管这种覆盖2亿人口,有着959种语言的语系内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它们却有着明确的同源关系,学者们将之称为“南岛语系”。在欧洲人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之前,“南岛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系。;那么古老而神秘的汉语是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同样是另外一种更加古老的语言分化而来,还是像学者们最初想象的那样,是由中国的某位圣贤独立创制而来?
从19世纪开始,语言学家们逐步发现,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里面的语言也能像其它语系一样,描绘出一棵“谱系树”。在这棵谱系树上,汉语、藏语、缅语等有着亲缘关系,语言学者们提出了“汉藏语系”的假说。
(今天我们的人类学家对“汉藏语系”的来源有新的认识:见链接: 汉语从哪里来?.ppt);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一般认为是德国的佛兰兹·波普(Franz Bopp),其著作《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的相比较》(1816)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确定了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其他重要的学者:
丹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