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衰中医护理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衰中医护理新

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常见症候要点 慢性稳定期 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咳白痰,面色苍白,或有紫绀。舌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气喘,心悸,动则加重,乏力自汗,两觀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有紫绀。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胸闷气喘、心悸、咳嗽、咳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绛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 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心悸,动辄气短,时尿少浮肿。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步履无力,或口干咽燥。舌淡红质胖,苔少,或舌红胖,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或数,或结代。 急性加重 阳虚水泛证:喘粗气急,痰涎上涌,咳嗽,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青紫,汗出肢令,烦躁不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促。 阳虚喘脱证:面色晦暗,喘悸不休,烦躁不安,或额汗如油,四肢厥冷,尿少肢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微欲绝或疾数无力。 痰浊壅肺证: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舌淡或略青,脉沉或弦滑。 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喘促 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率、心律、脉象及心电示波变化,慎防喘脱危象。(张口抬肩、稍动则咳喘欲绝,烦躁不安,面色灰白或面青唇紫,汗出肢冷,咳吐粉红色泡沫样痰)。 遵医嘱控制输液速度及总量。 遵医嘱准确使用解痉平喘药物。使用强心药物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黄视、绿视及各型心律失常等洋地黄中毒的症状。 穴位按摩风门、肺腧、合谷等以助宣肺定喘。 喘脱的护理 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恐惧情绪。 给予端坐位或双下肢下垂坐位,遵医嘱予20%~30%乙醇湿化,中高流量面罩吸氧。 遵医嘱准确使用镇静、强心药,如吗啡、洋地黄类药物等。 胸闷、心悸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加强生活护理,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保证充足的睡眠。 予间断低流量吸氧,观察吸氧后的效果。 嘱患者平淡情志,勿七情过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及过度兴奋。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感,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必要时让亲属陪伴,给予亲情支持。 神疲乏力 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交谈,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 加强生活护理,勤巡视,将常用物品放置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注意患者安全。如:加设床挡,外出检查时有人陪同,防跌倒,坠床等。 大便秘结时,可鼓励患者多食蜂蜜、水果、粗纤维蔬菜。予腹部按摩中脘、中级、关元等穴位,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药。 尿少肢肿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摄入量,(入量比出量少200~300ml),正确测量每日晨起体重(晨起排空大小便,穿轻薄衣服,空腹状态)。 遵医嘱给予少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饮食,忌饱餐。选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芹菜、海带、赤小豆、西瓜等,也可用玉米须煎水代茶饮。 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定时翻身,协助患者正确变换体位,避免推、拉、扯等动作,预防压疮。可使用减压垫、气垫床、翻身枕等预防压疮的辅助工具。温水清洁皮肤,勤换内衣裤、勤剪指甲。会阴部水肿患者做好会阴清洗,防止尿路感染,男性患者可予吊带托起阴囊防止摩擦,减轻水肿。下肢水肿者,可抬高双下肢,利于血液回流。 应用利尿剂后观察用药后效果,定期复查电解质,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形寒肢冷者注意保温,可艾叶煎水浴足,温阳通脉促进血液循环。 中药汤剂宜煎服,少量多次温服,攻下逐水药宜白天空腹服用。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内服中药 根据医师诊疗要求,辨证施护指导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服用方法,汤剂宜浓煎,每剂100ml分上下午服用。服药期间不宜进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红参、西洋参宜另煎,宜上午服用。 中成药适用于慢性稳定期患者,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粘膜的刺激,服药期间根据治疗药物服用注意事项、禁忌,做好饮食调整。 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注射给药 根据医嘱辨证选择适宜中药输注的静脉。用药前询问患者过敏史。 输液过程加强巡视,严格遵医嘱控制液体的入量及输入速度。 执行药物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泡洗(中药浴足)(详见附录2). (1)适宜心衰病稳定期。 (2)方药遵医嘱执行。如气虚、血瘀者可选用:红花、银花、当归、玄参、泽泻、生甘草等。阳虚、水停者可选用经验方(足疗老中医袁海波)桂枝、鸡血藤、凤仙草、食盐、芒硝等。 2、耳穴压贴(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 (1)遵医嘱耳穴压贴(耳穴埋豆),随症配穴。如:心悸主穴:心、小肠、皮质下,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