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利工程计划缺点笔记.doc.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利工程计划缺点笔记.doc

水壩/頁 PAGE 五 水利工程計劃缺點( HYPERLINK /site/?p=561 /site/?p=561) 「水壩殺死河流!」   目前,全球只有極少數河流,由源頭至出海口的整段過程,沒有受到河道工程的破壞,能夠天然的走畢全程。 建於1910年,位於德國的Eder大壩。(圖片來源:wikipedia) 水壩擾亂河湖生態   為了發電、開闢沿河耕地,爭取快速的經濟利益,全球各地的河流都建起了一座座大型水壩,進行水力發電,以水庫儲水,控制河道流量,開發灌溉系統。現時,全球一半水壩是為了發展農業灌溉而建的,估計全球約有12-16%的糧食是由此而生產的,而水力發電則佔去全球電力供應的19%。   然而,水壩建造對自然生態環境構成無可挽回的破壞,即使人類亦受到極大影響。估計現時全球60%河流的水流都受到水壩、運河和截流的干擾,結果導致下游沖積平原、三角洲、濕地等,出垷缺水和沖積物的危機,加上沿河地區被開發為耕地,驅使水生物種走向滅絕之途。同時,興建水壩,導致一些河谷地區被水淹沒,需要大規模遷徙居民,根據世界水壩委員會的統計,全球因興建水壩而受影響的居民,多達4000萬-8000萬。   .流量減,損水質:   水壩把河水蓄積在上游,水流量大減,令淡水中的含鹽比例上升,出現鹽積化,水質下降,當含鹽量高到一個程度,淡水生物便無法生存;與此同時,由於整個淡水生態系統欠缺足夠水量的衝刷,淡水中的有機物質被分解,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屬排放,沉積到水源中,導致水源的有毒物質增加。   2001年,中國計劃在瀾滄江(即湄公河的上游)興建龐大的15梯級大壩作水力發電、發展航道,估計對下游將帶來深遠影響,包括河流的流量減少了近半,影響下游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導致下游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沿河6000萬人口,生計受到影響。   .影響水流流速:   水壩把一大部份水量蓄積並排放作為發電、灌溉,以至供航運,導致整條河流的流量大減,流速減弱,加上不定時排洪,水流不穩定,令原先正常的生態環境起了變化。幹流修築了大壩,上游河水被大壩蓄積,大量營養物質被攔截,??些營養物質原本該隨水流流到下游沉積,滋養下游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加上水流量大減,部份支流甚至流不到沖積平原或濕地便斷流,這些地區欠缺水源滋潤,瀕臨廢棄。   .河床泥沙大增:   河流由源頭到出海口,過程中運載泥沙是一個自然現象,但隨著河流水量減少,流速減慢,運輸泥沙的能力減弱,另一方面,隨著沿岸砍伐森林情況加劇,水土流失嚴重,排進河中的泥沙增加,過量泥沙沉積於河床,令河床上升,破壞了河流的天然運作,氾濫情況加劇。   .破壞生物家園:   河道上興建水壩,原本暢通無阻的河道,魚類等生物可以自由往還,不少魚類有回游上游產卵或覓食等習性,但水壩一閘,令牠們在產卵繁殖,以至尋找食物上都受到影響,甚至導致數量大減。   建大壩,控制了水流,亦控制了某些河域的氾濫情況,然而,氾濫是一個自然現象,它把沙泥、養料帶到下游,為沖積平原帶來生命力,孕育各種動植物,當這個自然規律消失,河道的環境轉變,破壞了生物的生存空間。   魚兒的生命周期,和河流的季節性變化,有著密切關係,水壩改變了河流的天然面貌,魚類及各種沿河生物,未必能適應。同時,水庫建成,上游流下的沙泥、有機物沉積於水庫中,影響水質,而且,水亦由流動的河水變成靜止的水,更容易鎖著溫度,令水溫較河流流動時要高,原本活於清涼河水中的魚兒,如三文魚,便不能適應,數量大減。 全球河流死亡威脅   2006年3月,來自聯合國的一份有關世界淡水系統的報告指出,由於各地河流遭受到掠奪式的開發,加上工業活動污染、全球暖化問題等,影響到全球500條主要河流中,至少一半陷入嚴重污染或面臨枯乾的狀況。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全球最長河流尼羅河,以及中國的黃河。   全球最長的20條河流都築起了一座座水壩,全世界大約有45,000多個水壩,將至少15%的水流限制在水壩之內,而不是流入大海,水壩水庫的總面積,已接近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縱使破壞嚴重,但建造項目仍繼續展開。   同時,因為工業發展、城市開發等因素引發的全球暖化問題,一樣威脅著河流的生命。就以「地球之肺」亞馬遜河流域為例,便災情嚴重,2005年秋季,亞馬遜河經歷40年來最嚴峻的旱災,水量減少,加上森林火災,令這個創傷重重的熱帶雨林區,再受傷害。另外,位於北美洲西北部的育空河,發源於加拿大,進入阿拉斯加並流入白令海,全長3,185公里,雖然河道上沒有興建水壩,但因為河流水溫過高,導致河內大馬哈魚的大量死亡。   當然,工農畜牧業的污染,亦令淡水水體的生態環境飽受破壞,詳情見「 HYPERLINK /site/?p=560 污染危機」部份。 部份河流災情 .黃河(全長5464公里)  現狀:水源枯竭,水流無法抵達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