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女山考察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女山考察报告

PAGE  PAGE 38 五女山考察报告 篇一:五女山考察报告 篇一:五女山城考察报告 本溪市桓仁县五女山城考察报告 考察对象: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五女山城 考察时间: 2009年7月13日,天气:阴天 考察目的: 考察纪行: 2009年7月12日(周日),我们一行三人,从凤城市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颠簸到了桓仁县。在距桓仁县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我们已尽可以看到五女山的犹如一个巨大的石屏立在县城东南方,极其雄伟。当天天气不太好,我们比较担心第二天的考察是否能成行。 7月13日(周 一),依旧是阴天,据旅店老板说今天要下雨,但是我们的时间实在太紧,只能硬着头皮准备上山。我们三人8点多钟先去了当地的史志办,史志办主任听了我们的目的后非常热情,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五女山的一些情况,并赠送了我们一本《五女山志》,而且帮我们联系了桓仁县文化局的康鸿伟副局长。康鸿伟副局长和文物局的王局长又给我们讲了五女山山城的一些保护情况,并给我们免去了五女山的门票。 十一点多钟,我们终于到了五女山脚下,首先以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广场,一块刻着《五女山山城载入世纪文化遗产名录记》的石碑耸立其上,颇显大气。我们首先参观了五女山博物馆,这里面保存了一些五女山城考古发掘时的一些出土文物,并且,用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作了一些关于五女山山城的修建和历史的资料。很有利于,参观者在没上山之前,对整个山城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出了博物馆以后,五女山风景区的客车将我们送到了山城景区的西门。进了西门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古道十八盘,据导游介绍,这条弯曲十八折的古道是高句丽时代的人修的上山的道路,后来人在其上又修了一条直道,方便后人行走,我们就顺着这条古道上山,一路走过了西门,1、2、3号建筑遗址,以及点将台、东城门、南城墙,最后在下午四点多钟,从南城门下山。在这其中,我们发现了在结义松景点向好汉松景点的道路十五米处右侧有一石筑物,其呈四方形,东面有一开口,内深约五米,北面墙下有一开口,下有类似于排水沟的东西。我们观察它的建筑样式,与其他的古城墙一样,但是在我们能找的到的资料中,对这一建筑却没有提及,我们深感疑惑。 山城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据《五女山志》记载,五女山,地处长白山余脉,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距县城东北 8.5公里。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东经125度24分44秒,北纬41度19分36秒。东南与辽宁最大水库桓龙湖相接,西以刘家沟村哈达河为界,北与窄沟公路毗连,保护区面积24平方公里。 五女山主峰,四周皆为悬崖峭壁,峭壁垂直高度70-90米不等。海拔最高处为北端山峰,高823.8米,最低处为月牙关,高777.4米。主峰南北长约2000米,山顶平坦处,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110-200米不等。 五女山下,公路四通八达,东抵集安,南达丹东,西通本溪、沈阳,北连通化。溯山下浑江水路,逆水而上,可抵通化,顺水而下可达鸭绿江。 五女山上下水资源丰富。山下东南两面浑江环绕;山上有泉有池。其古今用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整个山城屹立于高山之上,沟壑交错,易守难攻。 山城形制结构: 1, 总体构造 五女山山城,据当地史志办告诉我们其南北宽1540米,东西宽350-550米。周长4754米。其居于山颠及东部山坡是高句丽王朝的第一都城。山城分山上,山下两部分;山上部分即该 山的主峰,位于山城的西部和西南部,海拔高度平均在800米左右,西南部地势比较平坦,周围峭壁如削。南北约长600米,东西约宽110-200米,是古代人类主要活动区域,城内区域主要有1、2、3号大型建筑遗址、兵营遗址、哨所遗址、居住遗址蓄水池,瞭望台、西门、1、2号防御墙等。现在这些地方已经被很好的保护了起来。 山腰部分,位于山城东部、北部和东南部,虽多为平缓坡地,但遗迹较少,主要有南墙和南门、东墙和东门、哨所遗址等。 山城城墙大部分为天然墙,仅在一些较为平坦的地方及重要豁口出筑有人工墙,人工墙全长约500多米,不到全部城墙总数的15%。 2, 城门 山城共有三座城门,分别为西门,东门和南门。 西门位于山上部分的主峰西部,筑在一条山谷的上口,地面内高外地,宽3米。南北两侧筑有石墙,南墙较短,西北两侧外壁叠砌楔形石,现存2-4层。北墙平面呈折尺形,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内外皆为楔形石,内插梭形石并堆砌碎石。经现场测量,其长约为25米,宽4米,高2米有余。南段局部地方筑石略见草率,于两侧石墙接触不相吻合,应为后来所修。在西门内侧分别设有南北两个门卫室,两者对称,形制相同,平面呈“凹”字形,大小仅容一人。在西门两侧还发现两块门枢础石,南侧门枢础石缺失两角,长56厘米,宽43厘米、厚22厘米、上有一圆形石窝;北侧门枢础石,长49厘米、宽47厘米、厚22厘米,其上亦有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