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三江程阳侗族八寨景区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览三江程阳侗族八寨景区报告

游览三江程阳侗族八寨景区报告 寻访程阳八寨 体会浓郁的侗族风情 三江位于广西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隶属于广西柳州市,紧邻贵州省,是一个侗族自治县,其中程阳八寨侗族风情最为浓郁。 边城往往是地理位置上的偏僻,处于数省市交界的区域,所以不为人所熟知。但是恰恰是这样保留了一些相对而言传统的东西,适合怀旧的人去追寻。 今年大年初一到了桂林,然后转车到龙胜,和朋友包了辆面包车到三江程阳。一路上清澈的都柳江蜿蜒而过,岸边侗族村寨木屋不断,风光秀丽。 作为侗族自治县,三江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程阳本是荒芜之地,直至两位叫“程”和“阳”的男子一个自北,一个从南携家眷至此,架屋定居,开荒种田,生息繁衍;再后来,杨、吴、陈、李、石等姓氏人家又先后迁至此处,与程、阳两姓共同建设这片古老的家园。大伙儿都公认程、阳二氏是这块土地的祖先,于是称之为“程阳”。 程阳风雨桥 清朝以来,程阳逐渐形成马安、岩寨、平寨、大寨、董寨、吉昌、平坦、平甫八个自然村落,俗称“程阳八寨”。尤其是坐落在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风雨桥,是侗族风雨桥的代表。程阳桥建于1912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分成桥墩、桥身两部分。墩底是菱形墩座;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飞檐翅起、美丽壮观。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当地人在准备农家宴席 夜投程阳桥旁的农家客栈,晚饭过后懒倚在美人靠,迎着河边的微风,悠悠然地看着侗寨里的烛光点点,听着河水欢快流擦石块的行板与那程阳桥偶尔路人走过木板的吱吱声成为独特的“合奏”,令人烦忧且放闲暇无比,久违的乡间田园气息又再袭来。 想感受到原始的侗族风俗,深入到三江这样的偏远乡村,才能有更深感受。这里的侗族妇女依然穿着侗装,头戴银簪;村村寨寨有鼓楼、风雨桥、戏台等侗族标志性建筑,房子、楼桥整洁、高大,鼓楼、风雨桥群之密集,技术之精湛,都将侗族的风情完全呈现! 篇二:侗族导游词 篇一:侗族文化导游词 侗族 文化 侗族,有人口 2514014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南、玉屏、新晃、通道、 芷江以及三江等县。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 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禾糯最享盛名。少数人从事林业,池塘稻田中养鱼的也很 普遍。 侗族的名称,最早 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原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部分通用 汉文。 侗族擅长建筑。结 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侗锦、侗布、挑花、刺绣以 及银饰工艺品等,都充分表现了侗族多彩多姿的传统文化特色。 侗寨楼桥 在贵州、广西的侗 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 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 地而起。 侗寨鼓楼,外型象 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0 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 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 似跃之感。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 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 楼都悬有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 火灾、匪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例击鼓,如此,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 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 如今,社会秩序安 定,长鼓已失去了它传递信息的作用。但鼓楼仍然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夏天, 人们来到鼓楼纳凉聊天。冬天,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讲故事。每到节日,男女老幼欢聚在鼓楼 前“踩歌堂”或看侗戏。 风雨桥,又称花桥, 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一般说,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 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桥等。然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坐 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 雨,故称风雨桥。这座桥建于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全长64.4米,宽 3.4米,高16米, 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