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docVIP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doc

PAGE  PAGE 7 第页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题,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 A. “兼相爱,交相利” B.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春秋战国时期呈现出诸子百家争芳斗艳的局面。下列诸子百家的主张完全相反的是() ① 儒家与法家的治国理念 ②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 ③ 儒家与道家的人生态度 ④ 孔子与墨子的仁爱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D. “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4.电影《墨攻》 讲述了由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 “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5.关公早为中国人所熟知,元朝政权逐渐认可对关公的敬奉,关公成为“忠义”的化身,《三国演义》问世后,更成为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说的影响力决定了政治走向 B.统治者思想与民众认识趋向一致 C.理学观念影响关公形象的塑造 D.信仰关公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 6.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是指() A.“独尊儒术”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己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盘吸收 7.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8. 孟子曾对齐宣王说过,盖大房子,雕琢美玉且要找专门工匠来做,更何况是治理国家这种大事,君王不应要求贤能者“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孟子的这番言论意在() A.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激励齐宣王选贤能者来治国 C.希望齐国能统一国家 D.帮助齐国早日实现富国强兵 9.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 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 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 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 10.《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C.人应该无私无欲 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 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C.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 D.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 12.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13.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